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

导读:
法官可在与当事人的谈话过程中通过观察掌握其思维能力和言谈表现初步确认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当其精神病影响案件定性时人民法院一般会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法官可在与当事人的谈话过程中通过观察掌握其思维能力和言谈表现初步确认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当其精神病影响案件定性时人民法院一般会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未设监护人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
法官可在与当事人的谈话过程中通过观察掌握其思维能力和言谈表现初步确认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当其精神病影响案件定性时人民法院一般会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故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认定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诊断鉴定确认。关于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未设监护人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
2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其监护人只能是其父母代理其参加诉讼。其次离婚诉讼属于身份关系的诉讼必须由离婚当事人表明是否愿意离婚诉讼代理人无权表示离与不离这种意见因此这类案件应由人民法院裁决以判决的形式结案。
3在审查精神病人的离婚诉讼时应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既要保障离婚自由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上的安排。如果原来夫妻感情较好结婚多年生有子女的应尽量做调解和好的工作指出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以不离为宜。
4对一方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者婚前明知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有精神病且久治不愈的在安排好患者的生活医疗监护的问题后可准予离婚。
(一)精神病的认定
审理精神病患者离婚案件首先要确认案件当事人是否确实患有精神病。根据医学定义精神病是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
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意识完全丧失有的是间歇性的。由于当事人的亲属大多没有精神病学常识因此不能仅凭想当然的一般观察作为确定为精神病的依据。法官可在与当事人的谈话过程中通过观察掌握其思维能力和言谈表现初步确认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当其精神病影响案件定性时人民法院一般会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二)司法程序的适用
精神病患者离婚案件在实体处理之前必须程序合法。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精神病患者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故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
二是鉴定程序是否有必要。认定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诊断鉴定确认。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应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为限。”另外由于鉴定费用较高从司法为民的角度看法官应灵活掌握是否有必要启动鉴定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