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有哪些

导读: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共同犯罪人决意参加共同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每一个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清晰表明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行为性质无法明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
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是相对于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言的共同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比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复杂
首先共同犯罪比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其次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每个共同社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依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需要区别对待处以不同的刑罚这就需要规定不同于单独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三共同犯罪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有的共同犯罪不能直接适用以一个人实施犯罪为标准而制定的刑法分则条文而需要另行加以规定其行为形式。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一定义内涵明确、外延周延、提示了共同犯罪的本质牲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因而是科学的。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除了必须具备故意犯罪的一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二人以上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自然人还包括单位。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数量要求是必须二人以上。可以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还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则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和一个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由于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因此在认定行为人能否成为某一犯罪的共同犯罪主体时应当根据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要求进行。
如果犯罪主体是单位则必须是刑法第30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并且只有共同故意实施了法律明文规定的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立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彼此的意思沟通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的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遂行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同样有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单独犯罪而是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认识到所共同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三是各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结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产生的危害结果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共同犯罪人决意参加共同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例如某男与某女通奸为达结婚的目的二人共同谋害某女之夫某男将剧毒药物交给某女某女将毒物放进丈夫的食物内致其丈夫死亡二人的行为虽然并未同时进行但他们有谋杀某女丈夫的共同故意并实施了犯罪行为就构成了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故意既可以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都有犯罪的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都有的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其中一人为直接故意另一人为间接故意。
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所谓共同的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犯罪事实、互相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同犯罪人的两种分类标准。
1、以行为分工为标准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有的再加上组织犯大多数国家的作法。
能清晰表明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行为性质无法明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
2、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和从犯、胁从犯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作法。
能清晰表明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但却不能明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行为性质内容。
我国刑法采取以作用标准为主以分工标准为补充划分方法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主犯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