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那么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存在的效力”,最典型的是债权受同时履行抗辩时,不得以之为自动债权,主张抵销。另外,抗辩权并没有否定请求权的效力,因而在当事人未援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法院不得依职权将其考虑。反之,若被告援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则法院应当审查被告的主张是否成立,再作裁判。那么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如何。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抗辩权可以放弃吗,抗辩权的分类抗辩权属于一种权利,权利是可以放弃的。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比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方当事人在相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可行使抗辩权暂时拒绝相对方的请求。一旦相对方已为对待给付并提出请求给付时,则一方无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发生效力。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而约定抗辩权则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那么抗辩权可以放弃吗,抗辩权的分类。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如何解读合同履行抗辩权可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即依照诚信原则,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无权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履行义务;同时在对方当事人未按合同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也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此外根据该条件的要求,当事人双方的债务必须已届清偿期,否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无权要求对方履行,从而也无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余地。笔者认为,由于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对此情况则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加以判断。那么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如何解读。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有什么后果:债权人的请求权会得到法院支持。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且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超过诉讼时效即失去了胜诉权,但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那么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有什么后果。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有什么后果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可能会导致债权人会直接对保证人提出债务偿还的请求。先诉抗辩权是一般保证人所专属的抗辩权,基于一般保证合同的相对独立性而产生,由一般保证人直接取得和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一种抗辩权。那么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有什么后果。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如果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将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处理。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所以,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受理后都会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一旦相对方已为对待给付并提出请求给付时,则一方无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发生效力。那么民法典诉讼时效抗辩权有什么效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我国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按照《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构成先履行抗辩权须符合以下要件: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那么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民事诉讼如何主张诉讼时效抗辩当事人需要写一份诉讼时效抗辩申请书,交于法院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才会进行开庭审理。当事人应当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在再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或者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均不予支持。新规定列举了四种情形,出现这四种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那么民事诉讼如何主张诉讼时效抗辩。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保证人可以自动放弃先诉抗辩权吗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权利,放弃自己的权利是自己的选择,当保证人主动履行保证债务的时候,是可以自动放弃先诉抗辩权的。先诉抗辩权只适用于一般保证,对于连带保证责任而言,由于连带责任保证的性质使得债务人保证人对主债务的履行无先后次序之分,保证人与债务人属于同一次序,保证人不享有次序利益,因而没有先诉抗辩权。那么保证人可以自动放弃先诉抗辩权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一单务合同不发生先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先履行抗辩权的当事人履行有先后顺序之分,此为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最大区别。如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先交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货”,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顺序,若应当先履行义务而未履行,实为违约,则后履行当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若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经不可能被履行了,则后履行一方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已失去意义。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有什么后果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产生的最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后履行一方当事人可以对抗或者否定先履行一方当事人要求其履行债务的请求,从而拥有暂时中止履行债务的权利。那么顺序履行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内容:抗辩权有诉讼时效限制吗抗辩权是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抗辩权是阻碍请求权的行使。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原因一、形成权的权利主体具有多重性,与诉讼时效的适用主体存在区别。但诉讼时效的适用则较衡一地适用于权利人对自己权益的保护制度上,其适用对象针对的仅是权利人。而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规定则比较严格,除了均有明确的时间届限外,当事人不得自由约定,属严格的法定期间。那么抗辩权有诉讼时效限制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内容: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如何行使我国《担保法》第17条第二款对此作了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可见,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条件包括:(一)先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是一般保证。如果已经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但仍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就不能行使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怠于行使担保物权,致使担保物的价值减少或者毁损、灭失的,视为债权人放弃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者免除保证责任。那么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如何行使。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共帮助 1941 次
共帮助 1916 次
共帮助 1475 次
共帮助 1462 次
共帮助 1412 次
共帮助 1400 次
共帮助 1289 次
共帮助 1277 次
共帮助 1202 次
共帮助 1174 次
共被浏览 4206 次
共被浏览 4047 次
共被浏览 3456 次
共被浏览 2926 次
共被浏览 2593 次
共被浏览 2439 次
共被浏览 2329 次
共被浏览 2098 次
共被浏览 2091 次
共被浏览 205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