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通肇事逃逸和故意伤害杀人有什么区别? #
被浏览:312次

-
答交通肇事跟开车故意杀人的区别: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故意伤人属于故意犯罪,在主观上是有区别的,二者主观恶性不同,社会危害严重程度也不同,在刑法上的量刑也不尽相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王学瑞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内容: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为,如拖着伤者逃逸故意到车轧人,将受害人抛入水中,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对此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对肇事者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数罪并罚。
王学瑞律师
2023.05.1242人收看 -
赵金保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孔孟廷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所谓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论处。那么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孔孟廷律师
2022.01.26120人收看 -
姚平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确实过了诉讼期了,除非检察院愿意再起诉,理论上有交通事故认定书就可以让对方车挂靠的公司和保险赔钱了,但是事已至此的话,只能去检察院那里磨了。
-
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区别
王熙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区别
内容: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那么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王熙律师
2022.01.27151人收看 -
陈明月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你好,如果办案机关不作为可以向当地检查部门进行投诉或采取信访途径,要求办案机关予以重视。
-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内容: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行为人对造成交通肇事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的。把“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符合该种行为的主客观特征同时可以解决理论上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的争论防止出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定相同罪名的逻辑矛盾解决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行为的共同犯罪问题不至于出现共同过失犯罪这一与法律规定相悖的结论。认为具有“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交通肇事罪就转化成为故意犯罪。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2.01.26393人收看 -
吴梦云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区别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区别
内容:对于《解释》第5条对“因逃逸致人死亡”所作的解释以及《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有的学者持不同见解。他们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应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因为行为人肇事后逃逸是对因其先行为使他人人身处于现实危险的状态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并最终造成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因此,仅凭行为人肇事后在主观上对可能造成伤者死亡存在间接故意,就认定行为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是不符合犯罪构成主客观统一的理论,也是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那么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2.02.04595人收看 -
冯清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林艳英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论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那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林艳英律师
2022.01.26632人收看 -
翁玉素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何谓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陈明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何谓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何谓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所谓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论处。那么何谓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陈明月律师
2022.01.261049人收看 -
陈宗琼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致人轻伤送医路上遗弃后逃逸如何处理
李楠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致人轻伤送医路上遗弃后逃逸如何处理
内容:交通肇事致人轻伤送医路上遗弃后逃逸如何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论处。公安机关后将吴某抓获。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交通肇事致人轻伤送医路上遗弃后逃逸如何处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2.02.04510人收看 -
张旭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房产纠纷、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是什么
冯清琴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是什么
内容:犯罪客体是区别此罪彼罪的重要标准交通肇事的犯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与安全交通肇事行为人完成交通肇事行为时违反了交通法规、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故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行为人对造成交通肇事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的。可见逃逸和交通肇事之间是有着重大区别的交通肇事的外延已经不能包括逃逸了。据此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将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个情节是不妥当的。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是什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冯清琴律师
2022.02.10734人收看 -
王学瑞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
吴梦云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
内容: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论处。那么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吴梦云律师
2022.02.0493人收看 -
刘晓红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
孔孟廷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
内容: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孔孟廷律师
2022.02.04973人收看 -
李孟阳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后逃逸人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崔玉君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后逃逸人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逃逸人会因其逃逸行为而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因逃逸造成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由逃逸一方负事故全部责任在行政处理上对逃逸的当事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在刑事责任上因逃逸致使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死亡的有可能会按照故意伤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理。普通交通违法行为可能会因为肇事后逃逸而使自己行为的性质发生变化从一般的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那么交通肇事后逃逸人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崔玉君律师
2022.01.26541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事故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
许瑞林律师
交通事故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
内容:交通事故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那么交通事故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许瑞林律师
2022.01.27356人收看 -
张嘉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
赵金保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
内容: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成立不真正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中,其作为义务的来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根据先行行为而得出的,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成立不真正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中,其作为义务的来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根据先行行为而得出的,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而言,法律做出评价的重点在于行为人肇事后应当积极救助的作为义务上,而转移被害人的行为只是排除了其他人实施救助的时机与条件,致使死亡未能避免,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而言,法律做出评价的重点在于行为人肇事后应当积极救助的作为义务上,而转移被害人的行为只是排除了其他人实施救助的时机与条件,致使死亡未能避免。
赵金保律师
2022.01.15105人收看 -
周春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
张旭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
内容:所以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而应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笔者认为,《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从发生状态上看是交通肇事的延续,是对前行为的加重情节。比较两种犯罪行为的差别,不能仅凭主观方面的相似,就认定行为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这是不符合犯罪构成主客观统一的理论,也是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从客观方面讲,如果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那么就要求行为人的行为是导致伤者死亡的排他性原因。而显然“因逃逸致人死亡”并不能产生这种完全排他的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害人是可以有获得其他人救助的可能性的。那么“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旭律师
2022.02.04330人收看 -
许瑞林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两人因发生口角发生肢体冲突,后导致当事人因故意伤害罪被羁押,天用律师进行专业辩护,帮助当事人最大程度减轻了罪行。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冲动行事,如有需要及时咨询律师,才能及时止损!
邢颖 591评论 -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条件: (1)行为必须齐备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基础条件。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条件。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实践中,行为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包括但不限定于事故现场),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逃逸法律追究之主观目的。 (3)客观上有逃离的行为,且逃离行为可能影响到对被害人的救助、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妨害民警对事故的查处。如果行为人的“逃离”没有影响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之法定义务的履行,则不应认定其“逃离”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从而不应承担交通肇事罪加重之刑罚。
大律云律师团 16评论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一些刮蹭事故,但是开车驶离了现场,也就是说车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了肇事逃逸的现象。对于这种行为具体的惩罚措施还需要看其造成的事故影响如何,如果是轻微事故的话,一般情况下会处罚款;如果造成了别的事故的话,就要根据其情节的轻重来定。 对于轻微事故,例如将其他车辆出造成了刮蹭,但是在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现场,这就是属于知道性肇事逃逸,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造成了财产损失也可以进行协商的。但是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了肇事逃逸,因为是在已知造成了刮蹭的情况下,视力现场的这种情况下会被判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还可以并处15天以下的拘留。 并且如果在其中一场交通事故人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的,但是根据证据能够证明其并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发现现场发生事故时,是不能被判定为逃逸车辆的,因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应该是为了躲避法律责任或者是不想负责。并且逃离后是没有时间和场所限定的,因此出现以上这两种情形就不会被理解为肇事逃逸。 所以如果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一定要主动联系警方,说明缘由,然后让警方在中间进行协调和定责被定完责后,应当积极地负起责任,并且全程一定要认真的配合警察们的工作。
李楠楠 483评论 -
交通肇事撞死人是赔偿还是坐牢? 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发生,如果肇事司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并且追求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死者家属可以向肇事司机主张死亡赔偿金。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满足一定条件的话,即便赔偿了也要坐牢。值得一提的是,赔偿虽然不决定但是影响刑事犯罪的量刑,换言之,不赔偿一定坐牢,赔偿了也会坐牢,但是能减少坐牢的时间。 因为法律有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在和解协议中被告人要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过的事实。同时还要通过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以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死者家属谅解,在赔偿损失方面要写明赔偿数额与方式等。如果死者家属愿意和解,那么便可以请求或者同意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大律云律师团 415评论 -
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 二、是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特殊情况下,同等责任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是造成交通事故后实施了逃逸行为,其目的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而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对逃逸人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 而我们常见的驾驶人被处以“终身禁驾”处罚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二是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李楠楠 942评论 -
老太太十二根肋骨骨折,经过艰难的诉讼,诉求全部被支持,护理费5万+、精损2万整都获赔。对于突破法官常规判决,要有决心,勇敢坚决的根据实际情况,为当事人争取,或许,只是差了一点恒心、专业,就是案件基本判如所请和支持全部诉讼请求的区别。
大律云律师团 267评论 -
一般担保人和连带担保人的区别
张嘉娱 31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