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

导读:
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误区一少喝点不喝醉就没事一杯不是爱一杯也是伤害。误区六酒后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算酒驾“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骑摩托车上路都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误区七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故而对于该类行为都以危险驾驶罪加以惩处。误区八搭酒驾车不用担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那么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误区一少喝点不喝醉就没事一杯不是爱一杯也是伤害。误区六酒后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算酒驾“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骑摩托车上路都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误区七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故而对于该类行为都以危险驾驶罪加以惩处。误区八搭酒驾车不用担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关于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酒驾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
误区一少喝点不喝醉就没事
一杯不是爱一杯也是伤害。要知道不是自己感觉醉了才是“醉酒驾驶”按照法律规定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即属醉酒驾车追究刑事责任且5年内不得领驾照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以上不满80mg的属于饮酒驾车要受行政处罚。
有关专家根据标准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当然这个标准仅是参考不是法律标准。
误区二酒量大喝一点没啥
有些人认为自己酒量很大消化得快一斤的酒量喝个半斤八两的再开车也不会有问题。实际上人酒量大小取决于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而不是酒量大的人血液里的酒精含量会比酒量小的人少。
大量饮酒后血液的酒精含量会跟着上升酒量大的人即使感觉不到醉也可能在测试后被认定为酒驾或醉驾而相对的酒量比较小的人在喝了稍微一点酒后虽然还达不到酒驾或醉驾标准实际上人就已经醉了神智开始不清这时候开车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不能根据自己的酒量来自断定是否酒驾。
误区三喝了酒休息一会就能开车了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中午过量饮酒后下午虽然没开车但夜间开车或是晚上“喝高”了当晚没开车第二天早上开车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没事了”。因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仍然有可能构成酒驾或醉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餐醉”或是“隔夜醉”。
专家建议只饮一杯啤酒或者饮一杯红葡萄酒那大约至少要经过6个小时的代谢才能再开车。当一个人饮了低度白酒三两以上那至少要经过20到24小时。
误区四酒后多喝水就能稀释酒精含量
有些酒驾司机遇到交警巡查会选择喝水、抽烟、吃口香糖等方式想让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其实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受测者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
酒精是一个逐渐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也呈从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司机喝水不但无法冲淡酒精含量反而会使酒精含量上升。
误区五不沾酒肯定就没事
虽然开车者确实不曾喝酒但因疏忽大意食用含酒精的食物而被交警测到酒驾甚至醉驾的事例屡见不鲜。酒酿丸子、豆腐乳、酒心巧克力、醉虾甚至藿香正气水等用酒做辅料的食物、药物都能成为酒(醉)驾的“罪魁”。因此开车前的饮食要谨慎提防酒从口入。
误区六酒后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算酒驾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骑摩托车上路都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
另外符合国家规定、不超标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根据电动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性能要符合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不大于40KG、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等要求。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很多的电动自行车都是超过这个法定标准的酒后驾驶这种“超标”电动自行车的仍会被视为酒驾一样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误区七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
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只要你的车动了不管速度快慢都算开车了。由于其本人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危险事故对周围不特定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故而对于该类行为都以危险驾驶罪加以惩处。
提醒司机朋友们不要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饮酒后不要走上驾驶室就算挪车也违法。
误区八搭酒驾车不用担责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明知司机酒驾依然搭车或者劝酒后纵容司机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
误区九在马路以外的地点饮酒驾驶没事
有人认为不在马路上行驶即使喝了酒也不算酒驾事实并非如此。“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因此在小区院内、马路牙上方等马路以外公众通行的地点饮酒驾驶行进经过测验调查后若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交警也会按相关法规条例统一处理。
误区十我在交警队有人查到也能搞定
所有酒驾被查获都是两种情况一是造成交通事故有人报警二是交警组织“猎虎”行动查获为了避免人情经常是跨区行动。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有报警人、当事人、围观群众甚至媒体在场他们都知道司机酒驾并在现场监督。这个时候想找人“搞定”只会适得其反搞不好会让事情闹得更大。
误区十一在交警面前喝酒
随车携带一瓶二锅头(成本低、酒味重)若酒后驾驶遇到交警马上下车拿起酒瓶当着交警的面猛灌辩称“下车才喝的酒”。这种歪招是自作聪明按相关规定被现场查获的当事人为达到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在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提取血样前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立案侦查。
误区十二弃车或掉头逃离
醉驾后碰到交警检查当即下车弃车逃离现场等酒醒后再回来领车或者在检查站前掉头就跑。这种歪招式自我暴露。在这种情况下交警一是采取视频监控、照相摄像等方式锁定驾驶人员再采取多种形式调查其是否有酒驾行为二是检查站前方有民警蹲守负责对掉头车辆进行检查。
弃车逃跑的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当事人进行罚款、治安拘留等处罚。酒驾肇事后逃逸的将按照肇事逃逸进行处理罪加一等。
误区十三酒驾后找人顶包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酒驾人发现有警察检查立即和车上没喝酒的人调换座位二是酒驾人逃离现场后找没喝酒的朋友自首。这样做后果很严重很可能错上加错因包庇、作伪证承担刑事责任。
按相关规定查处酒驾的位置大都在路况、照明、视线良好且有交通或治安监控设备处利于固定证据。监控设备可以清晰拍录车辆运动轨迹、驾驶室状况及证人证言。交管部门也可通过多方证据进行互相印证不会给顶包者以可乘之机。
误区十四网购测试仪自查
各类酒精测试仪在网上卖疯了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商家称酒后先用酒精测试仪自己检测一下不超标就可以开车。这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网购的测试仪器并不靠谱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据介绍交警使用的呼气酒精测试仪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灵敏度非常高。并且认定醉驾酒精测试仪只是初步检测还要抽血检测血液酒精含量。
误区十五服用醒酒药
除了酒精测试仪各类醒酒药也在网上热卖一些产品标榜不仅可以养肝护肝而且可在20分钟内起效达到缓解酒醉症状应付酒驾检测。事实上服用醒酒药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但并不能分解酒精、减少酒精含量还是不要铤而走险。
小编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