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多少

导读:
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案情介绍农民工进城打工发生交通事故2013年3月11日14时张某某驾驶一重型货车在五莲县高泽镇驻地处与徐某某驾驶的鲁L号货车正面相撞致徐某某及徐某某车上乘客刘受伤。经交警五莲大队认定此次事故张某某负全部责任。刘起诉要求张某某等赔偿各项损失16万余元。第二种意见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综合本案刘虽未在城镇居住但其主要收入来自城镇务工收入此次交通事故主要影响的是其务工收入而非农业生产收入故残疾赔偿标准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那么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多少。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案情介绍农民工进城打工发生交通事故2013年3月11日14时张某某驾驶一重型货车在五莲县高泽镇驻地处与徐某某驾驶的鲁L号货车正面相撞致徐某某及徐某某车上乘客刘受伤。经交警五莲大队认定此次事故张某某负全部责任。刘起诉要求张某某等赔偿各项损失16万余元。第二种意见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综合本案刘虽未在城镇居住但其主要收入来自城镇务工收入此次交通事故主要影响的是其务工收入而非农业生产收入故残疾赔偿标准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关于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多少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农民工交通事故城镇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案情介绍农民工进城打工发生交通事故
2013年3月11日14时张某某驾驶一重型货车在五莲县高泽镇驻地处与徐某某驾驶的鲁L号货车正面相撞致徐某某及徐某某车上乘客刘受伤。经交警五莲大队认定此次事故张某某负全部责任。刘的伤情经鉴定为一个八级和一个十级伤残。刘起诉要求张某某等赔偿各项损失16万余元。
另查明刘系农业人口刘从2011年6月12日至事故发生时在五莲县某机械制造厂(系个人独资企业位于五莲县城工业园区内)工作。2009年刘与五莲县高泽镇水西河子村村民委员会及该村村民刘某签订协议将其家庭所承包的全部承包地调整给该村村民刘某耕种。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户籍登记地为农村的赔偿权利人其伤残赔偿金是否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应当综合赔偿权利人的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等因素确定。刘在庭审期间提交了高泽镇水西河子村委会的证明及调整土地协议书等证据表明刘已不再主要依赖农村土地收入为生活来源。综合刘在一审期间提交的五莲县某机械制造厂的证明、劳动合同书、部分工资表等证据对于刘的伤残赔偿金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一审判决后被告未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争议焦点农民工发生交通事故是按农村居民标准还是城镇居民标准赔偿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其理由是按相关规定虽主要收入来源于企业工作收入但没在城镇连续居住其生活的支出、个人的消费等还在农村故应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
第二种意见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对有固定工作和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虽未在城镇居住其伤残赔偿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律师说法农民工残疾赔偿金怎么算
残疾赔偿金除地区差异之外还存在农村和城镇区分。对于在工矿企事业有稳定工作和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但又未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村居民因伤致残应按何种标准计算其残疾赔偿金?
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2、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推进城乡二元化的差距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广泛流通农村和城镇在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小一些发达地区的表现更是如此。如仅仅以生活和消费在农村为由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相关损失有失公允。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城乡区别虽然仍然存在但这种差别也是在逐渐缩小。因此基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城乡差别而适用不同的赔偿标准也应逐步取消。
综合本案刘虽未在城镇居住但其主要收入来自城镇务工收入此次交通事故主要影响的是其务工收入而非农业生产收入故残疾赔偿标准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情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四种。
全部责任与无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负全责任的话另一方当事人则无责任。负全部责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道路交通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92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条之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4、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1款之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5、根据道路交通处理办法第21条之规定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事故以外的各方均无责任。
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的是引发交通的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同等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或两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均存在违章行为且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的负同等责任。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负同等责任。
3、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事实无法查实的负同等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