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不追究时效是多长时间

导读:
而超过二年未发现的不追究行政处罚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超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案件已经立案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那么肇事逃逸不追究时效是多长时间。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而超过二年未发现的不追究行政处罚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超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案件已经立案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关于肇事逃逸不追究时效是多长时间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肇事逃逸不追究时效是多长时间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超过诉讼时效后不能主张民事赔偿责任。而超过二年未发现的不追究行政处罚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超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案件已经立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情形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