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违规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由谁负

导读:
当晚李民驾驶该车行驶至政通路十字路口处因未让右侧车辆先行不慎将驾驶电瓶车行驶至此的潘某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民负事故全部责任潘某无责任。故有偿代驾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9条相关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那么代驾违规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由谁负。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当晚李民驾驶该车行驶至政通路十字路口处因未让右侧车辆先行不慎将驾驶电瓶车行驶至此的潘某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民负事故全部责任潘某无责任。故有偿代驾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9条相关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关于代驾违规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由谁负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代驾违规发生交通事故
2015年6月4日晚在北京市海淀区某饭店聚餐的赵龙通过某代驾公司的官网电话联系代驾服务该公司在受理后将代驾服务信息发送给代驾司机李民。李民在收到信息后随即赶至该饭店在与赵龙签署代驾服务确认单后驾驶赵龙名下的宝马9999离开饭店。当晚李民驾驶该车行驶至政通路十字路口处因未让右侧车辆先行不慎将驾驶电瓶车行驶至此的潘某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民负事故全部责任潘某无责任。而后潘某将赵龙、李民及代驾公司、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二、交通事故责任由谁负
要弄清关于责任由哪一方负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加以分析
(一)有偿代驾中被代驾人的责任免除
关于机动车一方作为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问题我国司法实务上通常采用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二元标准。所谓运行支配是指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理机动车的运营地位。所谓运行利益一般认为是因机动车运行而产生的利益。在有偿代驾中代驾人代替被代驾人行使车辆控制权故其应具有运行支配。另外代驾人通过代驾获取一定报酬显然具有运行利益。而被代驾人虽然被安全快捷送回到指定目的地看似具有一定的运行利益但是该利益来源于被代驾人支付的对价而非车辆运行即被代驾人如不支付对价委托代驾人驾驶车辆则无法达成目标。故有偿代驾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9条相关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代驾公司与代驾司机的法律关系与雇主责任
实践中代驾司机多为兼职并不与代驾公司签署正式的劳动协议也不向代驾公司领取固定工资而通常约定以代驾次数换取报酬如何界定两者的法律关系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的代驾中尤为突出。依照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般认为同时具备以下三种情形的则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仅从构成要件来看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存在相似之处都以劳务获得劳动报酬都接受用人方的管理但劳动关系区别于雇佣关系之处在于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表现出更强的人身依附性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的管理、监督之下从事劳动而且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需要为劳动者办理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相比之下雇佣关系中雇员对雇主的人身依附性不强管理也不如劳动关系严格也无办理社会保险的义务。故上述案例中从代驾公司对代驾司机进行选任、管理、较弱的人身依附性以及未办理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考量代驾公司与代驾司机之间应成立雇佣关系。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