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情形
导读:
法律是否允许精神病患者首先可以分析所患精神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母婴保健法规定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另外从法律行为的要件角度分析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相当的行为能力。民通第一千零五十五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那么结婚是否与这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相适应理由何在则需继续讨论。那么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情形。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法律是否允许精神病患者首先可以分析所患精神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母婴保健法规定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另外从法律行为的要件角度分析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相当的行为能力。民通第一千零五十五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那么结婚是否与这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相适应理由何在则需继续讨论。关于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情形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情形?
不属于但是建议不宜结婚。
法律是否允许精神病患者首先可以分析所患精神病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
对那些疾病属于医学上认为禁止结婚的疾病并未规定。一般都援引母婴保健法及相关规定。但下面引用的这段文字值得重视
我国民法典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这里规定的禁止结婚的疾病是否包括精神病除了1950年民法典列举了“精神失常未经治愈”外现行民法典及条例皆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正式的法律解释予以确认。学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几乎都是引述1994年颁布的母婴保健法及其配套规定。母婴保健法规定有关精神病(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但2001年的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则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发现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的“医师应当提出预防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当事人依据医生的医学意见可以暂缓结婚也可以自愿采用长效避孕措施或者结扎手术。”与前者的表述有别后者规定当事人“可以”而不是“应当”暂缓结婚。卫生部2002年制定的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规定“一方或双方患有重度极重度智力低下不具有婚姻意识能力重型精神病在病情发作期有攻击危害行为的”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疾病”应“建议不宜结婚”此外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属于医学上认为应暂缓结婚的疾病“建议暂缓结婚”。
另外从法律行为的要件角度分析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相当的行为能力。因为精神病患者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能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除纯受利益的行为外无意思能力本人也就无法有效地完成缔结婚姻的法律行为。其在民法典上的依据应是“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自愿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又结婚系身份行为不得适用代理(现行法有明文吗?)所以这种精神病患者实际上是不能结婚的。
但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呢?民通第一千零五十五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那么结婚是否与这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相适应理由何在则需继续讨论。
2精神病患者被配偶虐待能否提出离婚?
当然被虐待只是引起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能。
离婚有两种途径即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就协议离婚而言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当的行为能力。婚姻登记条例并未区分无或限制行为能力而是于12条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