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有哪些相关问题

导读: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的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非必须到原结婚登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适用协议离婚程序只能适用诉讼程序处理离婚问题以维护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三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男女双方均同意协议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前往民政局办理签字手续且离婚协议书应由双方亲自签署不得委托他人代签。那么协议离婚有哪些相关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的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非必须到原结婚登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适用协议离婚程序只能适用诉讼程序处理离婚问题以维护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三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男女双方均同意协议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前往民政局办理签字手续且离婚协议书应由双方亲自签署不得委托他人代签。关于协议离婚有哪些相关问题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的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非必须到原结婚登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其二双方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也不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男女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其间发生的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以及涉及子女财产问题的争议可以诉请人民法院处理。
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均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适用协议离婚程序只能适用诉讼程序处理离婚问题以维护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其三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
“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这一意愿必须是真实而非虚假的必须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胁迫或因重大误解而形成的必须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对于一方要求离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解决争议。
非自愿的而是被对方采取威逼胁迫手段签订的协议则财产分割等协议内容无效。比如对财产协议的某部分不签就要杀害对方或对方的亲属被逼方无奈签署的部分。
◆其四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离婚的必要条件。如果双方虽然都同意离婚但却不能对离婚后的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作出适当处理的就无法通过登记程序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
1对子女问题有适当处理。这是指双方对离婚后有关子女抚养教育探望等问题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下作了合理的妥当的安排。包括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如何负担如何给付等等。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协议中还可以约定不直接抚育方对子女探望权利行使的内容包括探望的方式时间等。
2对财产问题有适当处理。这主要包括
(1)在不侵害任何一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合理分割对给予生活困难的另一方以经济帮助作妥善安排并切实解决好双方离婚后的住房问题
(2)在不侵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共同债务的清偿作出负责的处理。
◆其五亲自签字办手续。
男女双方均同意协议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前往民政局办理签字手续且离婚协议书应由双方亲自签署不得委托他人代签。
◆其六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如双方离婚规定另一方不得再婚不得离家即所谓的离婚不离家这一条款违法了民法典的规定干涉了另一方的婚姻自由因而是无效的。
◆其七协议内容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这里说的他人利益包括不当地处分夫妻之外的他人的财产或者权益也不得损害包括子女的利益。江苏宁家婚姻律师网发现有的当事人在协议中以抚养费为筹码约定放弃探视权不付抚养费这一条款因损害了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也应认定为无效对方仍可以孩子的名义起诉要求前妻(夫)支付抚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