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吗

导读:
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父或母亲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从这个角度看放弃探望权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离婚双方在协议中约定放弃探望权的仍享有要求探望子女的权利如果一方不让探望另一方以要求探望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相关法律风险提示离婚协议中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的约定当一方以此为由拒绝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那么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父或母亲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从这个角度看放弃探望权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离婚双方在协议中约定放弃探望权的仍享有要求探望子女的权利如果一方不让探望另一方以要求探望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相关法律风险提示离婚协议中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的约定当一方以此为由拒绝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关于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吗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吗
无效。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属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即使是协议约定放弃探视权也是无效条款所以放弃探望权的协议条款是无效的。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
(1)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特有的权利是一种延伸的亲权不能自由处分。
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父或母亲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从这个角度看放弃探望权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离婚双方在协议中约定放弃探望权的仍享有要求探望子女的权利如果一方不让探望另一方以要求探望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一方以离婚协议中有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为由抗辩的不予准许应认定离婚协议中关于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不予支持仍然支持离婚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的权利。
(3)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索要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告知支付抚养费的请求可以另行诉讼。
相关法律风险提示
(1)离婚协议中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的约定当一方以此为由拒绝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主张享有探望权的一方要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存在拒绝自己行使探望权的行为。
(3)被告享有为阻止原告行使探望权和原告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抗辩权如果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存在以上阻止一方行使探望权的理由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探望权基于身份权的产生更多地以被动的义务形态出现的探望权利兼具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属性首先探望权是一种法定身份权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但在强调父母的探望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探望权作为父母照护权的内容更主要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相应地作为未成年子女应该享有探望父母的权利作为成年子女应当承担探望老年父母的义务未成年子女虽然没有完全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但具有一定的意识和情感能够对父母的关爱做出本能的辨认。如果忽略了未成年子女存在意识忽略其对于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有分辨能力的客观事实法律只承认未成年子女仅被动地接受探望而成为探望权的客体与我国立法旨意及现实情况不符子女成年以后对老年父母的探望即是一种法定权利而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赡养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