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常见的几问

导读:
损害赔偿应当确定在身体的伤害程度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内。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诉讼离婚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因此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当事人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离婚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赔偿的一种同样应当遵循全额赔偿原则。那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常见的几问。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损害赔偿应当确定在身体的伤害程度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内。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诉讼离婚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因此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当事人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离婚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赔偿的一种同样应当遵循全额赔偿原则。关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常见的几问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该如何提出?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30条的规定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在一审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另行起诉。对于当事人在离婚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但法院未判决离婚的当事人的警害赔偿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法院不予受理。具体内容可归纳如下
(1)提起损害赔偿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
如果无过错方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可由其父母或与其共同生活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兄弟姐妹或成年子女代为提出。损害赔偿应当确定在身体的伤害程度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内。
(2)离婚损害赔偿必须在依法判决离婚的前提下提出只提出离婚损害赔偿不提出离婚诉讼或被判决不准离婚的其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离婚损害赔偿提起的具体时间有三种情况一是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二是元过错方作为被告如果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就离婚损害赔偿单独提起诉讼三是无过错方作为被告一审时被告未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提出的人民法院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告诉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可对离婚损害赔偿另行提起诉讼。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
1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2条规定婚姻法第46条所说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但由于没有规定确定的期限和具体情形所以在实践中操作较困难。司法实践中一般将“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理解为3个月以上。
2关于有配偶者与婚外同性同居问题或者是赌博吸毒等导致婚姻破裂的损害赔偿于法无据。在实际审判中对这种有婚外性关系又不符合婚姻法第46条赔偿范围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财产分割上作出权衡主要照顾无过错方对又过错方少分或不分以此来弥补法律规定上的不足。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诉讼离婚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夫妻协议离婚后如发现另一方有婚姻法第46条规定情形导致离婚的也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3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应当把婚姻法第46条等规定中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义务书面告知当事人。在适用婚姻法第46条时应当区分以下不同情况
1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中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3离婚损害赔偿必须是由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未离婚谈何离婚损害赔偿?因此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当事人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国家标准如何?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赔偿的一种同样应当遵循全额赔偿原则。对于属于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内的财产损失以损失的实际大小为依据确定赔偿标准对于精神损失赔偿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即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抚慰金的数额尚无明确规定通常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笔者认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而各地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对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有具体的赔偿标准伤残赔偿金因伤残等级不同而有别且包含了部分受害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且不包含生活补助费系纯粹的精神抚慰而且最大的精神损害莫过于死亡因此为了防止司法擅断维护司法统一体现社会主义建议将精神损害赔偿明确规定上限数额不规定下限数额其上限数额以各地确定的死亡赔偿金的最高数额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