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强制执行新理念下债权人的作为

导读:
执行新理念的确立事关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债权人事实上实现权利不尽理想,债权人固有的传统理念宜应随之更新,以积极促成自身债权的最终实现。在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改革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初步形成了程序正义、执行穷尽、强制在先、执行公开等新的执行理念。法院只对自己是否积极有效的严格依法律程序执行负责,而不能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负责。执行人员逐步树立程序意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那么民事强制执行新理念下债权人的作为。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执行新理念的确立事关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债权人事实上实现权利不尽理想,债权人固有的传统理念宜应随之更新,以积极促成自身债权的最终实现。在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改革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初步形成了程序正义、执行穷尽、强制在先、执行公开等新的执行理念。法院只对自己是否积极有效的严格依法律程序执行负责,而不能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负责。执行人员逐步树立程序意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关于民事强制执行新理念下债权人的作为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有人称执行难为天下第一难,1999年7月,中共中央11号文件转发《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2002年11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近一段时间以来,法院系统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大多法院成立了执行局,适时更新和确立新的执行理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执行新理念的确立事关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债权人事实上实现权利不尽理想,债权人固有的传统理念宜应随之更新,以积极促成自身债权的最终实现。
一、现阶段民事强制执行新理念的确立
民事执行的基本理念就是对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民事执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在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改革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初步形成了程序正义、执行穷尽、强制在先、执行公开等新的执行理念。
1、 法院重塑执行程序正义的新理念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尤其对法院执行工作怨声载道,人们已普遍形成一种观
念:法院执行工作必须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的实现,否则,就是空调白判,就是法律白条,这个认识的误区在于对法院执行职能的误解。执行工作长期以来重结果轻程序,把结果公正视为执行公正的全部或主要内容,突出地表现在对执结率的过份追求上。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也即规范化。要实现执行的规范化,首要的就是强化程序意识,提倡程序正义。只有依法执行,才是公正执行。否则,即便是债权得以实现,法律的严肃性,法院的公正、权威形象亦会受损。
执行程序公正是指执行程序的启动、运行及中止、终结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且贯彻公开原则,不搞暗箱操作,执行人员在执行每一案件中,都必须不挟偏私地履行法定职责切实保障执行各方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活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也应当根据社会正义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时,当事人的债权是否实现,不再是法院执行的终极目标。法院只对自己是否积极有效的严格依法律程序执行负责,而不能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负责。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证。执行人员逐步树立程序意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
2、 执行穷尽与执行风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