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老年人如何申请监护人

导读:
意定监护协议带有人身属性,且涉及被监护人将来的重大利益,故为确保有据可查,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这充分显示了民事意思自治原则。那么民法典老年人如何申请监护人。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意定监护协议带有人身属性,且涉及被监护人将来的重大利益,故为确保有据可查,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这充分显示了民事意思自治原则。关于民法典老年人如何申请监护人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民法典老年人如何申请监护人
民法典规定,老人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前,可以通过意定的方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意定监护人要签订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意定监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二、意定监护要注意的问题
1、主体要求
做出意定监护的主体必须是成年人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无、限民事行为能力人直接适用法定监护而不适用意定监护。
2、意定监护人的范围
(1)近亲属。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近亲属以外的亲属或者朋友,在其愿意并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成为意定监护人。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何为“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法律并未明确,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除此外,其他的养老院、公益组织等也可以担任监护人,具体适用上,只要是法律未禁止且具备监护能力的组织,都可以成为监护人。
3、协商确定监护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意定监护协议带有人身属性,且涉及被监护人将来的重大利益,故为确保有据可查,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
4、意定监护是在做出意定监护的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才生效的。
5、意定监护优于法定监护。这充分显示了民事意思自治原则。
6、意定监护不影响法定继承。意定监护和法定继承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不是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