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利率是多少才合法?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民间借贷纠纷也日益增多。随着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借贷合同纠纷也层出不穷。那么,借条的利率是多少才合法呢?
借条的利率是多少才合法?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民间借贷是民事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借贷双方约定了一定的利息,在发生纠纷后双方都会主张约定的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支持借款人的诉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借款时可以随意约定利息。当借款人要以借条的方式向他人借款时,一定要注意借款合同是如何写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利率在年利率24%以下属于合法利率范围。如果超过年利率36%就不是合法高利贷了。如果双方约定了利息又不能举证证明,那么这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当然这里也指的是本金超过年利率36%后就超过年利率24%了。
1、借款利率的范围
民间借贷的利率,包括民间借贷利息和借款本金。这是借款利率区别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高利贷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借款人必须注意借款利率的范围。对于民间借贷,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借款利率应为年利率24%-36%之间。如果出借人事先未向借款人明示,则借款人也可对此作出约定;如果出借人事先未说明或者约定不明时,借款人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因此可以认为:在民间借贷中的利息是指年利率(本金)&pide;年利率×(1+利息率)。即:年利率=本金+利息+年利率/年×24%。这里的“年化”是一个法律概念,“年”不是一个具体日期。例如,出借人以个人名义向借款人借款时约定:“年化利率为年息24%”,这个借贷本金就是实际借出的利息金额。
2、民间借贷的利息约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还款义务,出借人有权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主张逾期利息和罚息。但是,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债务人提供相应担保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民间借贷利率可以约定在年利率36%以下。根据上述规定,借款合同可以约定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问题的司法解释(2016年修订)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实际损失给付对方违约金;也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承担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等)。这里所说的实际损失,是指因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情形,即借贷双方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所造成的损失。对于实际损失,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3、借贷关系成立要件
民间借贷关系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一是借贷双方的主体资格合法,即出借人、借款人之间必须具备特定的民事主体资格,否则,无法成立民间借贷关系。
二是民间借贷合同合法有效。如果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则合同无效。
三是借款方具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如果借款方没有偿还能力或未按约定时间还款,则借款无法实现;如果不能清偿债务和支付意愿,借款也难以实现。
四是借贷双方自愿订立合同、约定利率和偿还方式。
五是借贷双方具有实际交付借款的意思表示或已实际履行了部分借贷的行为。
4、约定期限超过诉讼时效是否影响借款本息的返还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法》第180条第2款对诉讼时效进行了调整——当事人约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原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当事人放弃权利的除外。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之所以对三年诉讼时效予以调整,是因为:在民间借贷中,约定的还款期限已经超过了三年、出借人已经实际占有借款人金钱或者财产并要求出借人返还钱款,且借款人已经按照借款合同向出借人支付了借款本金和利息、违约金等款项,即使双方存在约定的还款期限,但超过三年后出借人即不再主张返还款项了。因此,在民间借贷中要对借款期限加以控制、尽量延长借款期限。根据《合同法》第176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履行标的物应当交付时没有约定不明确的,应当采取现实的方法确定;没有实际交付或者不能及时支付的,可以按照约定处理。”
第17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后,对方当事人拒绝提供担保不符合约定时,一方主张履行标的物所有权义务或要求承担违约责任时,可以选择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并采取与原来相同的诉讼请求和仲裁请求相一致的诉讼策略。”根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民间借贷中出借人是没有时间限制、也无法掌握期限长短的。
5、出借人有权追回欠款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借款,出借人请求借款人归还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对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偿还债务的,可以不予支持:(一)未约定还款期限的;(二)出借人已按照约定利息支付了款项,但债务人到期不归还的。借款人既无其他正当理由又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借款已逾期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偿还借款的。”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已经归还了借款本金的话,即使是在借条上写错了数字,债权人也只能要求借款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逾期利息。而如果借款者已经明确表示还款没有逾期的话,债权人就可以要求借款者偿还债务并将款项归还给出借人。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从法律层面上讲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则构成合同诈骗罪。
6、高利贷与民间借贷区别
民间借贷的利率没有法律规定,但是如果借款人实际收到本金时,已经按照民间借贷的利率支付了利息,那么就是属于高利贷行为。我国《刑法》第236条第1款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中的“吸收公众存款”是指金融机构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以发放贷款、购买国债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再以资金向社会公众提供贷款,借款人取得高利的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
借条的利率是多少才合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民间借贷纠纷也日益增多。随着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借贷合同纠纷也层出不穷。那么,借条的利率是多少才合法呢?对于借款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息约定问题。如果借款方逾期不还钱,那么出借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借款人还款。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了最高年利率为24%,所以出借人和借款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对于出借人来说,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利率为年利率24%以内的,属于法律允许的范畴。
而对于借款人来说,由于利率不得超过24%,所以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应在其年利率范围内,最高不能超过36%。否则,就属于高利放贷。另外,借款期间届满后,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本息时,出借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借款人还款。而且法院判决后借款人还不履行义务的话,出借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是超过年利率24%的借贷,一般认定为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双方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或者对支付利息约定具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处理:当事人对支付利息没有争议或者虽有争议,但双方达成协议不履行或未全面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方式处理;协商不成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人民法院裁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自然人之间设立或者变更登记的借款合同,自出借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时生效。
3、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
因此,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不受法律保护。同时还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违约金、损害赔偿金、逾期利息等。
4、对于借条中约定的利率,需要按照实际借款数额来计算利息。
出借人可以主张以已经支付的借款本金加上已经支付的利息之和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也可以主张以已经实际支付的借款本金加上已经约定的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如果借贷双方对利率没有约定不明确,那么借款人可以要求出借人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能够证明借贷事实和数额的证据。但是最重要一点就是,如果借条中写着借款数额为10万元,但实际出借给借款人2万元的话,那就属于借款本金大于20万元或者约定金额大于2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提供借条,那么借款人就需要向法院提交借条、收据、欠条等能够证明自己实际借款数额和所要承担利息的证据,才能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出借人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