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没结婚证孩子抚养权归谁(非婚子女抚养权)

导读:
由于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样的法律地位,所以法院会通过适用法律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规定来确定非婚生子女判给谁,与婚生子女一样,非婚生子女也面临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法院会把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的问题,如果双方对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难以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确定,二、法院会把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这就是说,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这样的问题,一般先由父母协商确定。
如今很多人没结婚就生下了孩子,这样的孩子称为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非婚生子女也面临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法院会把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的问题。很多人因为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的问题闹上了法庭。那么,双方没结婚孩子抚养权归谁呢?。
一、没结婚孩子抚养权归谁,夫妻协商不成可起诉
现实中大家常常把非婚生子女称为私生子,这其中难免带有一些嘲讽的意思,但法律可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的。我国《婚姻法》就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也就是说,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法律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规定同样适用于解决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这样的问题。
由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的问题实际上属于一个民事问题,所以夫妻当然可以就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达成协议。比如,《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这就是说,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这样的问题,一般先由父母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对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难以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确定。
二、法院会把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怎么判?
由于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样的法律地位,所以法院会通过适用法律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规定来确定非婚生子女判给谁。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法院一般适用“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原则来确定。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怎么判这个问题,法院一般采取以下具体方法:
(一)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两周岁以下一般由女方取得抚养权。
两周岁以下的非婚生子女,由于处于哺乳期或者年龄尚小,一般应随母方生活。但这并不不是绝对的,如果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也可以判决孩子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4.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二)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两周岁以上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则法院会更加严格地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所以,如果父母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三)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判给谁?对于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男女在没有领取到结婚证的情形就生育了子女的情况比较多,虽然此时属于非婚生子女,但其实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也是提供了保障的。在父母解除同居关系的情况下,自然也要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问题作出处理。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
在我国,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权利上完全没有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男女双方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仅依据二人的声明就能认定孩子的父亲吗?
答案是不能,自然血亲的成立与否主要依赖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血缘关系。通常情况下,婚内生育的子女,推定具有亲子关系。婚外生育的,在正常的孕育过程中,生母可以通过子女出生的事实加以确认,生父则需要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一般需要通过亲子关系鉴定来证明。
必须通过亲子鉴定来确定吗?
也不是100%。假设男方认为孩子不是自己的,不想抚养孩子,女方将男方告上法庭,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尽抚养义务。庭审中,女方向法院提交了其与男方同居的相关证据,并申请亲子鉴定,在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后,男方拒不配合,此时,法院可以推定男方是孩子的父亲。推定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