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后回家了还能报警吗

导读:
被撞后1个月还能报警,但是由于现场证据很难收集,因此交警部门一般不会受理。
被撞后1个月还能报警,但是由于现场证据很难收集,因此交警部门一般不会受理。
被撞后1个月还能报警吗?被撞后1个月还能报警,但是由于现场证据很难收集,因此交警部门一般不会受理。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之规定,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时未报警,事后报警是否有效?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第一时间报警,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问题,不过仍有人不知道或者一着急就都忘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开车去上班的途中,被后面的车追尾了,由于有个很急的会要开,拍了个照留下证据就走了,那么他事后报警处理还有效吗?
是有效的,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并在3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10日内向交警部门提供交通事故的证据,或者交通事事故原始现场的照片、录像等证据,交警部门自接到证据材料之日起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并告知当事人,同时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事故类别,决定交通事故处理的适用程序。
之后,后车被定全责,张三获得1000元赔偿!
话说回来,如果是轻微的车辆剐蹭事故,一般流程是通知保险公司、拍照、挪车、私了或者快速理赔,确实可以不用报警。但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最好还是要及时报警的。
因为人员受伤有时候会存在隐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报警处理,后期的追赔就会很复杂。
可能有些人,被车撞了后,开始觉得没啥事,对方赔了几百后就让他走了。回家几天后,才发现症状,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骨折了。那这时候,现场在没有视频监控的情况下,就无法证明是交通事故受伤,到时候的费用都会由自己承担。
综上所述,事后报警虽然有效,但第一时间报警,才是最好的选择。
交通事故半个月后报警还有用吗?
过了事故半个月,这种情况交警未必受理,必须经核查后才能受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道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权,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