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去世后婚前财产如何分配

导读:
在中国《民法典》的规制下,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模式。
在中国《民法典》的规制下,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模式。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财产应该怎么分?首先,在中国《民法典》的规制下,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模式。
1.存在有效遗嘱则按遗嘱继承
如果去世一方生前留下了有效遗嘱,表明财产都归自己现任妻子或者某个孩子,那么财产就归其指定的人继承。
这里有两项前提,一是遗嘱有效,关于遗嘱是否有效,秦嘉泽北京婚姻继承律师团队已有文章详述;
二是去世一方只能在遗嘱中处理属于自己的财产,而实践中涉及夫妻共同财产问题,在此常常产生争议。
结合秦嘉泽北京婚姻继承律师团队的办案经验,常有人写遗嘱将财产留给现任妻子以期望婚姻稳固,也有人将财产都留给与前任所生的孩子,甚至有人将财产全部留给了前任(此时涉及公序良俗问题遗嘱可能无效)。
2.不存在有效遗嘱则按法定继承
如果去世一方生前没有留下有效遗嘱,那么就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继承顺序继承:配偶、子女、父母。
哪些财产属于遗产
正如上文所述,再婚夫妻涉及到遗产继承问题时,最大的难点往往是如何确定婚内财产,分辨哪些财产属于去世一方的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等等。
结合实践经验,我们将常见的情况分为以下几大类进行处理:
1. 再婚夫妻签署过婚前财产协议、婚内财产协议等等,约定好了婚内财产以及个人财产,协议有效则按照协议的内容确定个人财产范围。
考虑到诸多因素,再婚夫妻往往会选择在婚前签署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后签署婚内财产协议,明确好双方的财产范围,比如约定婚后个人的工资归个人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这种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属于有效协议时,遗产继承则按照协议内容确定遗产范围。
2. 再婚夫妻没有签署过上述婚前、婚内财产协议,则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确定遗产。此时,婚前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比如婚前已全款支付完毕的房产、婚前的存款等等,婚内产生的工资收入、经营收入等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继承时只有一半属于遗产。
3. 婚内财产发生了变动。比如我们开篇所描述的,婚后一方将自己的婚前房产变更到了对方名下,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一般认为是赠与,也就是男方自愿将自己的房产赠与了女方,此时房产属于女方的财产,男方去世时最多只能拥有房产的一半,他子女可继承的范围也就从100%变成了50%。
再婚夫妻男方先去世,婚前房产归谁?
根据《民法典》第1061条的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对于再婚夫妻而言,只要在民政局办理了结婚手续,双方即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如果丈夫先去世,妻子则享有继承男方遗产的权利。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男方去世后留下一套婚前房产,其家人与女方产生纷争,认为这套房产不该由女方继承。对此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再婚夫妻男方先去世,其婚前房产应当由谁继承?
这个问题需要视不同情况而定。根据《民法典》第1123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要先看男方是否留下遗嘱或者生前与他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如果有,则男方的婚前房产按照遗嘱或协议的内容进行处理(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如果都没有,则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继承。
那么在法定继承中,再婚妻子对丈夫的婚前房产是否享有继承权?《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由此可见,再婚妻子对丈夫的婚前财产享有继承权,且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那么再婚妻子能够继承多少份额呢?首先要看男方留下的房产是否有女方的份额,假如说这个房产有女方一半份额,则只有属于男方的那一半份额进入继承程序,由女方、子女、男方的父母平均分配,女方还能够再获得一部分。如果房产是男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则该房产进入继承程序,同样由男方的配偶、子女、父母平均分配。注意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及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及具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养父母、及具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当然再婚夫妻男方去世,女方如果和男方的家属因继承问题产生纠纷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由法院依法裁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