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

导读: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全民信用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想要通过一些网贷产品来借钱也是特别方便。很多人名下可能都会有信用卡,以及网贷等负债。那么结婚后,发现老公名下信用卡、网贷等负债很多,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全民信用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想要通过一些网贷产品来借钱也是特别方便。很多人名下可能都会有信用卡,以及网贷等负债。那么结婚后,发现老公名下信用卡、网贷等负债很多,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
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根据《民法典》规定,可撤销的婚姻有两种:第一种是因胁迫结婚的;第二种是一方患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的。
因此,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不能申请撤销婚姻,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全民信用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想要通过一些网贷产品来借钱也是特别方便。很多人名下可能都会有信用卡,以及网贷等负债。那么结婚后,发现老公名下信用卡、网贷等负债很多,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
可撤销婚姻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
我国《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而在可撤销的婚姻中一方因受到胁迫或干涉,做出的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瑕疵的,所以法律允许受胁迫或干涉的一方可以撤销该婚姻。
发现对方有负债,可以撤销婚姻吗?
根据《民法典》规定,可撤销的婚姻有两种:第一种是因胁迫结婚的;第二种是一方患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的。
因此,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不能申请撤销婚姻,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属于诈骗吗?能撤销婚姻吗?
不属于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犯罪是一种较严重的刑事犯罪,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并不涉及诈骗罪的构成条件,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虽然婚后发现对方实际财产与婚前告知有巨大差距,不属于刑法上的诈骗,但其婚前的债务属于其个人债务,应由其个人偿还,与配偶无关。
那么这种情况下,能否以欺诈为由撤销婚姻呢?
也不能。
根据《民法典》规定,可撤销的婚姻有两种:第一种是因胁迫结婚的;第二种是一方患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的。
因此,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不能申请撤销婚姻,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婚姻是人生大事,建议在选择结婚对象前尽量对其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个人性格及品行等进行全面了解。
结婚后发现对方隐瞒婚前债务,可以要求撤销婚姻吗?
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被撤销之后,其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男女双方不具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婚姻状态显示为未婚而不是离异或丧偶,由于婚姻被撤销后自始不存在婚姻关系,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可由男女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法院会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根据《民法典》规定,可撤销的婚姻有两种:第一种是因胁迫结婚的;第二种是一方患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的。因此,婚后发现对方有负债,不能申请撤销婚姻,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NO.1
可撤销婚姻的具体情形解读
一、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受胁迫一方虽然在结婚时是被胁迫的,但是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有可能和对方建立一定的感情,婚姻关系不错,尤其是在有了婚生子女的情况下,家庭关系可能已经稳固。受胁迫方没有在恢复人身自由后一年内提出申请,而是基于孩子等原因共同生活,在双方共同生活中再产生矛盾,就不能再以当时受胁迫为由申请撤销婚姻。
二、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民法典》没有明确什么样的疾病属于重大疾病。根据《母婴保健法》第8条的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包括严重传染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06年进行了重大疾病行业标准定义的制定工作,30种重大疾病有了行业统一的定义和理赔标准,可供参考。
NO.2
撤销婚姻的时间限制
申请撤销婚姻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也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
因受胁迫而结婚,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因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且这一年,自起算之日起持续计算,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也就是法律上所谓的“除斥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