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怎么评级

导读:
不幸遭遇意外受伤后可能导致伤残,无论是向保险公司理赔伤残保险金还是向侵权人索要侵权赔偿金,伤残等级无疑是计算给付数额依据,这时就需要针对伤残情况进行残疾鉴定。但是当受害人去咨询评残时往往会发现我国有许多评残标准,而且这些评残标准无论从数量、级别上都存在不同,到底应当按照哪个标准进行鉴定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评残标准吧。
不幸遭遇意外受伤后可能导致伤残,无论是向保险公司理赔伤残保险金还是向侵权人索要侵权赔偿金,伤残等级无疑是计算给付数额依据,这时就需要针对伤残情况进行残疾鉴定。但是当受害人去咨询评残时往往会发现我国有许多评残标准,而且这些评残标准无论从数量、级别上都存在不同,到底应当按照哪个标准进行鉴定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评残标准吧。
伤残鉴定怎么评定要进行伤残鉴定的话,那么评定是到当地的具有资质的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具体而言,法律对于伤残鉴定的详细规定主要是,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致残,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而劳动能力评价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评定。从而根据伤残等级的情况来进行赔偿的处理和标准的计算。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不幸遭遇意外受伤后可能导致伤残,无论是向保险公司理赔伤残保险金还是向侵权人索要侵权赔偿金,伤残等级无疑是计算给付数额依据,这时就需要针对伤残情况进行残疾鉴定。但是当受害人去咨询评残时往往会发现我国有许多评残标准,而且这些评残标准无论从数量、级别上都存在不同,到底应当按照哪个标准进行鉴定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评残标准吧。
目前国内常用的伤残评定标准主要有三种: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GB/T 31147-2017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致残等级》GA/T 16180-2014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JR/T 0083—2013
根据事故赔付责任关系的不同,一般情况下的伤残,会用到上述三种标准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伤残,会用到两种甚至三种。
#01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致残等级》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工伤职业病、雇主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
评残条目:530项
伤残等级分类:1级到10级,1级最重,10级最轻,从100%到5%递减
这个标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工标”,鉴定标准比较宽泛。同等伤残条件,可能在工标下会评成10级,而行标则达不到定级标准。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点:如果企业购买了雇主责任险,在保单条款(一般在特别约定中)要特别注意工伤10级的赔付额度。一般情况下是身故额度的5%,比较差的条款中标明的十级赔付1%,最好的是10%。
按照现行的工伤赔付标准来说,员工鉴定是十级伤残,光三个一次性赔付就得大几万。如果企业购买了50万的雇责,十级伤残赔付仅身故保额的1%,那么仅能从保司获得5000元赔付,如果十级赔付比例是10%,则企业可获得5万元理赔金。可大幅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当然如果不仔细看,往往会觉得1%的便宜而选择1%的条款。
又或者没有专业风险管理人员的建议,仅仅根据价格来定,根本不知道赔付额度是多少,最后吃亏的还是企业。
#02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法医学会
适用范围:意外险产品或包括意外责任的保险产品中的伤残保障
评残条目:281项
伤残等级分类:1级到10级,1级最重、10级最轻;从100%到10%依次递减
人伤标准一般适用于非工伤意外导致的伤残,保险公司的意外险会用这个标准来定伤残。同时还有一个标准叫做:《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行业标准)》中保协发【2013】88号。其实这2个标准都一样。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JR/T 0083—2013》全称是:《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JR/T 0083—2013,保监发[2014]6号)
前者是国标,后者是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都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意外伤害因素引起的伤残程度定残标准都一样,都是8大类281项。
只是前者增加了本标准的编码,编码规则,并对涉及到的结构、功能代码进行了罗列。
通常,前者国标可用于伤残鉴定机构出具伤残评定参考,而保险公司意外险合同条款里附录的两个标准都有…
行标会更“照顾”高等级残疾,同时在产品价格上,“行标”会相对更便宜一点…
#03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
适用范围:除职工工伤外的所有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评残条目:400条
一般适用于交通事故当中的定残标准;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刑事案件的伤残鉴定、非因职工工伤的伤残鉴定、普通伤害案件的伤残鉴定、其他意外伤害的伤残鉴定等,适用范围最广。
就保险产品而言,伤残评定标准均在保险条款中列明,出险后可拿出保险合同,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评残标准进行评残,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出险后联系保险公司,在理赔人员指导下评残。
三种评残标准那个更好?
不同的评残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各评残虽然基本都分一至十级,但条目数量不同、条目内容不同、标准不一致,做出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大概率来说,伤残等级鉴定结论的高低排序为: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高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高于《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要求最严格,也最难够得上。
举个例子,胸锥体压缩性骨折适用《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评残可达九级伤残,若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残为十级伤残,若适用《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评残则达不到伤残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