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

导读:
个体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
个体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
个体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的,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责任。个体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商品,并且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如果侵权人不知情,并且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不知情的侵权人也需要承担停止销售该产品,提供购买渠道以协助查办伪劣产品来源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构成商标侵权的行为,需要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
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产品怎么办
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产品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是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侵权产品赔偿标准
销售侵权产品赔付标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销售侵权产品会坐牢吗
销售侵权产品会坐牢。销售侵权产品的处罚为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个体工商户侵权,如何起诉和担责?
从民事责任看,个体工商户的违约、侵权等民事责任由谁承担,比较特殊。这涉及到个体工商户的民事主体基础,即个体工商户是自然人商事主体制度还是家庭商事主体制度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五十六条和《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的规定,法曹君认为,个体工商户原则上是自然人商事主体制度,但是以家庭经营或者无法明确是自然人经营的,则认定或者推定为家庭经营。
因此,个体工商户的违约、侵权等民事责任,原则上由经营的自然人承担,但家庭经营的,或者无法明确系自然人经营的,则认定或者推定以家庭财产担责。
个体工商户的担责方式,与另一特殊的民商事主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同。农村承包经营户,原则上是以户即家庭为经营单位,对外发生民事责任原则上也是以家庭财产为担责基础,但事实上由部分或者个别成员经营的,则由该部分或者个别成员担责。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作为遗产处理,经营家庭中个别成员死亡的,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无直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