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怎样赔偿?
导读:
而当事故发生后,该如何界定主责和次责,及如何进行赔偿,是受害人和肇事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二、事故赔偿的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旦交通事故发生,受害人或肇事者在赔偿问题上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一般事故的责任比较明确,不需要法院来裁决,则当事人协商好赔偿金额,由责任方实际赔付,比如说,在发生事故后没有进行现场记录、保护现场和报警等处理措施的情况下,该方的主要责任往往被认定为主责,一、主责和次责的界定交通事故的主责和次责是根据交通规则和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定性的。
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怎样赔偿
在道路上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一个小小的疏忽或一时的马虎,可能就会引发一场车祸。而当事故发生后,该如何界定主责和次责,及如何进行赔偿,是受害人和肇事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律师的角度出发,本文将围绕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怎样赔偿展开讨论。
一、主责和次责的界定
交通事故的主责和次责是根据交通规则和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定性的。实践中,判断主责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交通规则的违法程度。
如果一方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事故,那么该方在事故中主责的情况比较大。比如说,在超速行驶、违反信号灯、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中,该方的主要责任往往被认定为主责。
2.行驶安全隐患的程度。
如果一方的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而没有进行修理和改良,因而造成事故,那么该方主责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比如说,在没有维修制动系统、轮胎磨损过多、驾驶员没有戴安全带等情况下发生的事故中,该方的主要责任往往被认定为主责。
3.事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处理方式。
如果一方对事故的处理和处置不当,那么该方在事故中的主责程度也比较大。比如说,在发生事故后没有进行现场记录、保护现场和报警等处理措施的情况下,该方的主要责任往往被认定为主责。
次责的负担相对而言较轻,通常是因其行为对事故的结果产生的影响比主责小所造成,如驾驶者没有及时反应、慢速或者在安全距离以内的跟车但未及时刹车等。
二、事故赔偿的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旦交通事故发生,受害人或肇事者在赔偿问题上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 主责方需负担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主责方需要先行承担赔偿责任。主责方的赔偿责任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财产损失:包括车辆受损、财产物品受损等。
(2)人身损害:包括医疗垫付、工资损失、死亡赔偿金等。
(3)精神抚慰金:包括事故过程中的精神折磨、人身受辱等。
2. 次责方的赔偿责任
次责方需要对主责方造成的部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主责方也在肇事中有一定过错的情况下,次责方根据过错大小对主责方的部分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赔偿定额的界定
交通事故赔偿的定额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它直接决定了赔偿数额的大小。法律法规规定,轻微交通事故,按照双方车辆所受损失精神赔偿费、医药费、误工费等进行赔偿,不设定法定定额。一般事故的责任比较明确,不需要法院来裁决,则当事人协商好赔偿金额,由责任方实际赔付。如当事人协商不一致,事故属于涉及案件的,需要由法院出具相应的判决,按照判决来进行赔偿。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张某在驾车途中发生事故,其是主要责任方。事故造成了被害人李某的车辆受损,并导致李某身体受伤。李某认为张某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并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凭借着更好的证据,张某认定主责并进行了赔偿。张某在此事故中应当承担三方面责任: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李某在此次事故中还需承担一部分责任,成为部分次级责任方,其需根据自身过错比例承担两方面的责任。
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确定主责和次责需要有准确的证据,否则可能会在赔偿过程中出现问题。
案例二:肇事者李某与被害人王某签订调解协议,约定赔偿金额为20万元,但李某只给付了5万元,王某认为应当补足15万元。李某以已签订调解协议为由,提出抗辩,认为不存在上述未履行赔偿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调解协议只是当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书面协议。如果侵权责任方不能按照调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履行赔偿金额,则被损害方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起诉,要求被保险人或侵权责任方按照调解协议中约定的赔偿金额进行履行。
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的调解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即便肇事者李某未能履行调解协议中的赔偿金额,王某也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调解协议。
四、结语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主责和次责是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肇事者和受害者来说,了解这两者的判定标准和具体的赔偿责任承担情况,不仅能够让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也能有效地促进肇事者合理地对事故进行处理。在实践中,定性和审理交通事故度上,律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进行合适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