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一年后如何要回孩子抚养权
导读: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变更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法院审理后认为,考虑到孩子的最佳利益,母亲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而父亲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抚养和教育,所以可以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变更为父亲,离婚一年后重新获得孩子抚养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孩子的最佳利益和父母的抚养能力作出抚养权判决。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一直是离婚家庭争议较大的问题。不少离婚家庭通过诉讼、协议等方式划分孩子抚养权。但在离婚一年后,有些家长希望重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这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变更
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3)已满8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离婚后重新获得孩子抚养权的前提条件
离婚后重新获得孩子抚养权,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需要证明原抚养人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其次,要证明变更抚养人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最后,需要证明变更抚养人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对于前提条件的证明,可以通过调取证人证言、财产、家庭环境等方面的证据来支持。调取证人证言时需要注意,证人自身与当事人存在亲戚、朋友关系时证言的可信度可能会下降。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双方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由父母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孩子的最佳利益和父母的抚养能力作出抚养权判决。
另外,对于原来的抚养人,如果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在法律上也会进行相应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履行。如果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情况发生严重变化,原法院判决的抚养关系可能会改变。
案例分析
在一个家庭发生离婚后,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关系一直有争议。在法院的判决下,母亲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然而,离婚后母亲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发展问题,把孩子交给了奶奶抚养,自己的关心则几乎没有。孩子在奶奶抚养下受到了伤害,父亲因此要求重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父亲在诉讼中提供了孩子在奶奶家受到伤害的证据,并提出重新获得孩子抚养权。法院审理后认为,考虑到孩子的最佳利益,母亲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而父亲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抚养和教育,所以可以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变更为父亲。
离婚一年后重新获得孩子抚养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注意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同时需要充分表明自己的抚养能力和符合孩子最佳利益的情况。作为当事人,需要尽早与律师沟通,寻求法律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