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

导读:
有人认为这种情形中,行为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为人的主动投案,撞人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1、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所以这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当然的,2、出于逃避救治伤者,逃逸后主动投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有交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虽构成逃逸,但主观恶性不深。
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
当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时,最佳的处理办法是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警。交警接到报案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证人的证言、调查交通事故留下的痕迹线索等,侦查立案,并发布公告,呼吁社会提供线索、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协助侦查。最后再根据逃逸造成的后果对其进行处罚。
一般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会被处罚款,200到2000元左右,并扣驾驶证12分,并拘留15日以下。如果一般肇事逃逸造成的后果不严重的话,也可以选择私了,双方进行协商,并且意见达成一致,然后按照协商规定办事。协商达成后,当事人就应当履行协议,如果当事人没有履行相关义务,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选择私了解决的前提下,逃逸造成的后果不严重。如果事故后果严重,建议还是走正规渠道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是发生重大事故逃逸的,那么就要走正规渠道解决,肇事者逃逸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将会依法追究逃逸者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有交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导致受害人错过治疗时间,而死亡的,最多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撞人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
1、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将人撞倒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逃离现场。120医护人员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虽构成逃逸,但主观恶性不深。仅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现实中为抢救伤者,争取了宝贵时间。对于这种情形,认定责任时应该从宽。
2、出于逃避救治伤者,逃逸后主动投案。有人认为这种情形中,行为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为人的主动投案。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违背了立法原意。法律之所以规定逃逸是加重情节,就是考虑对受害人生命的保护。逃逸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使伤者缺乏救助,导致伤势严重以致死亡。所以这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当然的。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对自首情节按照刑法减轻处罚也是应当的。
3、既逃避法律责任又逃避救治伤者。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最为常见,行为人在主观上大多是两者的竞合。对于这种情况,显然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在量刑幅度内予以从重。如果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的死亡,则是逃逸行为情节的再次加重,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