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合同需要债务人签字吗

导读:
如今,社会经济纠纷在所难免。对于欠债,给债权方造成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债权方,防范逃债,查工商登记资料是基础,实地考察则是关键,谨慎防范对方可能会存在的逃债行为。那么,担保合同需要债务人签字吗?
担保合同需要债务人签字吗
要看保证合同是不是单独一份合同,如果和主债务合同在一起,那么债务人当然要签字(在债务人处签字),因为债务合同是主合同,主合同有效,保证合同才有效。
如果是单独写了一份《保证合同》,债务人不需要在这份单独的合同上签字,只需要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清楚是对哪个债务人的哪笔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担保的范围是什么,保证期限又是什么,连带还是一般保证,然后保证人签字就好了。
相关法条
《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三百八十九条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债务人擅自转移债务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可以免除吗
可以免除责任。债权债务人之间未经担保人同意而转移债务的,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移债务的,可以免除担保人的全部担保责任。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移部分债务的,可以免除担保人部分的担保责任,担保人不得要求免除全部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担保法》第23条,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第24条,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1、该规定只适用于第三人提供担保财产的情况。如果担保财产是债务人自己提供的,除非债权人明确放弃担保物权或者债务的受让人明确表示愿意代为提供新的担保,否则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债务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债务人担保责任的免除。
2、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债务必须要经提供担保财产的第三人的书面同意,如果不是书面形式,视为不存在担保人的同意。
3、物权法规定的债务转移不但包括债务人将债务全部转移给他人,也包括将部分债务转移给他人。债权人许可债务人部分转移的,原债务并不退出债务关系,只是其所应承担的债务额发生减少,新债务人与原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债务。部分转移债务的也必须经担保人同意,否则担保人对转移出去的部分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
4、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移债务的,可以免除担保人的全部担保责任。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移部分债务的,可以免除担保人部分的担保责任,担保人不得要求免除全部担保责任。
除了物权法的规定外,《担保法》第二十三条也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相关问题:
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
债务人为了逃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
1、企业兼并、倒闭、撤销,法定代表人更换,新负责人不明前情,推卸不管;
2、债务人将资金汇入所立账户,秘密账户或其他单位,难以查询冻结;
3、债务人准备将商品转移、处理,换上代销商品,难以用于抵债;
4、公款私存、公物私名,频繁地变更经营场所;
5、企业不清算就擅自关闭;
6、虚拟注册资金,虚拟投资主体。
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能有效实现,可以采取履行抗辩权、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等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