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导读: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合同纠纷法律法规一、《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的制定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私法。
一、合同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一般多少年?
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4、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纠纷法律法规
一、《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合同履行完毕可不可以撤销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所以,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
合同法是公法还是私法
合同法是私法。合同法的制定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私法。
而公法调整的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法是规范国家与普通公民、组织以及国家机关及其成员之间关系的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