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债权转让

导读:
债权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应当形成债权转让协议。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不发生效力。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那么如何进行债权转让。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债权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应当形成债权转让协议。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不发生效力。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关于如何进行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如何进行债权转让
债权转让流程包括以下三方面:
1、签订协议。债权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应当形成债权转让协议。
2、通知债务人。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不发生效力。
3、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依照《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
二、债权转让的注意事项
在债权转让中,我们应该明确注意以下内容:
1、诉讼时效:债权是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在债权的转让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诉讼时效,债权转让时通知债务人其实也是债权人行使权利的行为,可以视为原诉讼时效中断,债权重新计算。而对于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受让人存在着不能获得偿还的风险,所以受让人在受让债权时,一定要注意审查该债权是否还在诉讼时效内。
2、转让通知义务:在债权转让时,一般不需要经过债务人同意,但是需要通知其债权已经转让。我们认为应当由原债权人通过书面的方式通知债务人为宜。
3、转让的前提:转让的债权必须是依法可以转让的债权。所以受让人在受让债权的时候也要注意审查该债权是否依法可以转让,详情见前述。
4、转让的效果:债权转让后,原债权人不再为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受让人同债务人为债权债务的当事人。债务人也只有向受让人偿还债务才构成有效偿还,如果向原债权人偿还的,不消灭同受让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可以向原债权人主张不当得利,要求对方返还钱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