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是什么

导读:
本办法所称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那么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是什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本办法所称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关于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是什么
1、《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八及第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经过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4、《建筑法》第六十条规定“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
5、《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保修的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3)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4)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7、《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是指对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在保修期限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
本办法所称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因承包人的过错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承包人拒绝修理、返工或者改建,发包人请求减少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二、工程质量标准主要分类
按施工过程控制分为:
1.施工准备控制
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2.施工过程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3.竣工验收控制
它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有关方面(例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按施工层次控制:
通常任何一个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层次;而对于诸如水利水电、港口交通等工程项目则可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几个层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施工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显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它决定了有关检验批的质量;而检验批的质量又决定了分项工程的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决定了分部工程的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决定了单位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
三、土石方工程施工要求及质量检测
一般规定:
1、土石方工程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实施符合九九定额精神,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机械化施工。
2、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道、光缆、电缆、电线的地段施工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
4、土石方工程应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5、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填方压实:
场地平整土方开挖:
场地平整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场地积水预防措施:
平整前,对整个场地进行系统设计,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排水设施,使整个场地水流畅通;
填土应认真分层回填辗压,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
做好测量复核工作,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2、填方边坡塌方预防措施:
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当填方高度在10m内,宜采用1:1.5,高度超过10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为1:1.5,下部采用1:1.75;
土料符合要求,不良土质可随即进行坡面防护,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要求边坡整平拍实的,可以宽填0.2m;
在边坡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填方出现橡皮土现象:
填土受夯打(辗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打(辗压)处下陷,四周鼓起,这种橡皮土使地基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长时间不能稳定。
预防措施:
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腐殖土、泥炭土、粘土、亚粘土等厚状土上进行回填;
控制含水量,尽量使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填土区设置排水沟,以排除地表水。
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预防措施:
土料不符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压(夯)实回填材料;
对由于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
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辗压。
5、滑坡预防:保持边坡有足够的坡度;尽可能避免在坡顶有过多的静、动载。
质量要求标准及检测方法:
1、平整场地:平整区域的坡度与设计相差不应超过0.1%,排水沟坡度与设计要求相差不超过0.05%,设计无要求时,向排水沟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
2、场地平整的允许偏差:
表面标高:人工清理±30MM,机械清理:±50MM;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不应偏小;
边坡坡度人工施工表面平整,不应偏陡,机械施工基本成型,不应偏陡;
地面、路面下的地基:水平标高0~-50MM,平整度≤20MM。
3、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碎石类土、砂石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填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淤泥和淤泥质土,未经处理不能用做填料。
5、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机械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大30cm,场地压实密度不小于90%,道路压实密度不小于95%。
检测标准、方法:
序检验项目场地平整地(路)面基础层检查方法
人工机械
1标高±30±50-50水准仪每20米检测一个断面
2分层压实系数90%95%环刀法或灌沙法每层400~900m2取1组
3回填土料设计规范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4分层厚度小于30cm水准仪每20米检测一个断面
5表面平整度203020靠尺20米检测一个断面
6坡度设计规范要求水准仪每20米检测一个断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