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的补偿金,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经济补偿。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内容:用人单位可以与知悉其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生产与本单位同类产品或者经营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草案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那么竞业限制协议。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林艳英律师
2022.01.10776人收看
-
王学瑞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77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建设工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
-
答如果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无效。如果协议中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来按月支付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内容:必须明确约定补偿金: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员工的离职给企业带来了业务或利益上的损失,因此企业会要求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如果雇主强制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那么该协议也将被认为是无效的,此时,员工可要求将竞业限制协议拿出来独立签署,有些员工可能会在就业合同中纳入竞业限制协议,并要求员工必须签署,如果雇主坚持要求员工在就业合同中签署,而不同意分开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则只能离开该公司或不签就业合同,在法庭上,员工成功证明了竞业限制协议无效,因为当时企业强迫员工签署协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3.06.25239人收看
-
杨一凡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
-
答律师回复中...
-
内容:2008年3月17日,吴某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该公司同意了吴某的辞职申请,双方解除了劳动关系,吴某即离开公司。随后,吴某以双方的约定与现行法律规定有冲突为由,于同年4月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书中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其不具有约束力。所以,综合考虑到签约时的双方意愿及履行合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应认定符合规定部分,如竞业限制年限二年仍然有效,超过二年的年限无效,经济补偿金按现行规定予以调整。那么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还有效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王熙律师
2022.01.10806人收看
-
许瑞林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169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交通事故
-
答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办法: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解除。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内容:什么人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义务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不得与上述人员以外的其他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否则该约定就是无效的。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什么人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刘晓红律师
2022.01.10347人收看
-
-
答律师回复中...
-
没有竞业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吗_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补偿金确定
内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
王学瑞律师
2022.05.11621人收看
-
李维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1174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用纠纷
-
答公司可以通过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方式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也可以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后要求解除。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九条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内容: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所以,离职后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并且发现违约金过高的,即可以去法院主张降低。当然,实际中有些员工违约,是因为公司未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先,那么员工为此遭受违约损失的,公司经员工要求仍不支付的,员工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于海明律师
2022.03.27660人收看
-
周春花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201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婚姻家庭
-
答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需要注意下列事项: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生效时间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要依法约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条款;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的相关协议,必须给予补偿
内容: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的相关协议,必须给予补偿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后,赋予了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方面的义务,因此,单位应对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的劳动者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条款失效。那么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的相关协议,必须给予补偿。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翁玉素律师
2022.01.10634人收看
-
黄东洁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1134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答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竞业限制协议可以立即解除;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其他。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内容:竞业限制协议的年限我国劳动合同规定,竞业限制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劳动合同法》有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这就意味着上述特定的竞业限制协议的年限不的超过两年,否则超过的期限无效。那么竞业限制协议的年限。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孟阳律师
2022.01.10591人收看
-
-
答律师回复中...
-
内容:甲方:(企业)营业执照码:乙方:(员工)身份证号码:鉴于乙方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具有重要影响,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和诚信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达成下列条款,双方共同遵守:一、乙方义务1.1 未经甲方同意,在职期间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甲方同类的行业;1.2 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2年内不得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那么最新竞业限制协议范本。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黄东洁律师
2022.01.10509人收看
-
-
答律师回复中...
-
内容:李某表示愿意遵守该办事处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与办事处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故办事处以李某违反竞业禁止性条款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李某赔偿人民币21.6万元整。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认定该办事处的竞业限制条款属无效,最终驳回其仲裁请求。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关于经济补偿金,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当约定在协议中,在派遣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发放。而本案中,双方约定的竞业禁止协议中尚未约定经济补偿事宜。那么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为由要求赔偿21.6万元。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郭铭芝律师
2022.01.11749人收看
-
-
答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并非永久有效的。当事人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内容:结合该案浅谈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及协议的效力和双方违约责任的问题。另外一个概念是竞业限制,对此在《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中规定了竞业限制的对象和范围、期限与经济补偿、违约责任,因此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员工守则及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的义务。员工违反约定去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要承担违约责任,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样有利于平衡双方的利益,可以承担各自的违约责任,不能简单的定位为协议无效。那么员工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引发的争议。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旭律师
2022.01.10995人收看
-
陈明月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47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交通事故
-
答保密协议不等同于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内容: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协议约定办理。目前暂无规定对竞业限制违约金的金额作出规定,我国有关全国性法规中并未强制规定具体标准,但深圳、珠海、宁波、浙江等地对竞业限制均作了强制性规定即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低于天成企业培训员工年工资的二分之一。当然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一般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对用人单位来说,其应当支付竞业禁止劳动者在竞业禁止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并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时,对竞业禁止劳动者的主体范围和保密事项范围、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和竞业禁止年限进行合理的限制。那么违反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杨一凡律师
2022.01.10790人收看
-
崔玉君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1202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民间借贷
-
答未约定经济补偿金但依法约定了其他条款的竞业限制协议有效,双方当事人可以及时将补偿金条款补充进去。在未补充时如果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有权要求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来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人员只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内容: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药物技术公司与刘某签订的《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是劳动合同的附件,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平等。但该协议仅约定了刘某的义务,并未约定刘某在遵守上述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的相关权利,公司亦未举证证明曾向刘某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以及刘某在职期间向其支付的工资中包含有竞业禁止补偿金。法院认为,该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对刘某不具有约束力,遂终审判决驳回了该公司的诉讼请求。那么竞业限制协议不具约束力的规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段建国律师
2022.01.10626人收看
-
李楠楠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1400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交通事故
-
答保密协议不是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一般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得向第三人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协议一般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后,不能从事与本单位是竞争关系的行业或企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内容:如何领取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 王先生系北京市某外企技工,已在该公司工作5年,2008年9月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经营不景气,王先生被裁员,获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100000元,同时王先生与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补偿协议》,取得竞业限制补偿金80000元,对该款项双方约定一次性支付。计算王先生应交个人所得税时,可将80000元竞业限制补偿金 作为“其他补助费用”并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00000元中,合计180000元计算个税。2007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9867元,在上一年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内即39867×3=119601(元)以内可以免征个税,超过部分除以王先生的工作年限5年,以“工资、薪金”项目计征个税。那么如何领取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崔玉君律师
2022.01.10406人收看
-
冯清琴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46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内容:李某认为原公司无权干涉他的自由择业,于是便到了高薪聘请他的另一家公司上班。原公司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并履行一定期限的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本案中,李某原来所在的公司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未订立竞业限制条款,双方也未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劳动合同到期后又未签订相关协议,所以李某不负有竞业限制义务,李某原来所在的公司不能限制李某到与之有竞争的公司任职。仲裁委遂作出了对该公司的申诉请求不予支持的裁决。那么未签竞业限制协议 何谈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2.01.10298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师
主任律师
- 帮助过 54 人
- 好评率 99.3%
- 5 分钟响应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