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法律常识

导读: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30日内应做出复议决定。六、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法律常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30日内应做出复议决定。六、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关于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法律常识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交通事故的分类交通事故通常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类。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到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步骤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有关工作时限
1.暂扣车辆。因检验、鉴定需要暂扣肇事车辆期限为20日经上级批准可延长20日。
2.尸体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或鉴定后通知死者家属在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3.责任认定期限。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经上级批准可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4.损害赔偿调解期限为30日必要时可延长15日。
四、车物损失鉴定
为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委托物价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肇事车辆、受损物品进行损失价格评估鉴定。涉及保险车辆时要通知有关保险公司参与鉴定。其鉴定结论书作为车辆损失赔偿的依据。
五、有关复议规定
1.当事人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不服可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30日内应做出复议决定。
2.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外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当事人可在接到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重新认定。
六、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1.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
(2)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
(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2.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2人死亡。
(2)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
3.具有下列情节之一并符合上述“1”或“2”的规定按照“1”或“2”的规定从重处罚
(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潜逃或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
(2)酒后驾车的。
(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
(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
(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