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逃逸制度的理论探究及行为的认定标准
导读:
刑法正是基于逃避行为的积极性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与肇事后等候在现场未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行为相区别开来并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升格情节。可以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的认定是以交通肇事罪成立为基础以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为加重的。此处却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那么对逃逸制度的理论探究及行为的认定标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刑法正是基于逃避行为的积极性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与肇事后等候在现场未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行为相区别开来并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升格情节。可以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的认定是以交通肇事罪成立为基础以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为加重的。此处却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关于对逃逸制度的理论探究及行为的认定标准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主观动机、自首
在刑法中逃逸是交通肇事罪所独有的概念一般刑事犯罪均不将事后逃逸行为作为量刑情节。目前司法机关在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主要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相关规定对逃逸进行认定。但刑法理论界认为由于解释缺乏足够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致使司法机关的这种做法有悖于刑法设置逃逸情节的初衷。那么究竟何为逃逸如何理解并适用“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成为妥善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肇事人逃逸的主观成因
逃逸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逃跑是指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的行为。在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也含有其字面之意但同时更受到主观动机的限制。从解释第三条来看最高人民法院是将肇事人逃逸的主观动机限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司法实践中各司法机关也是以此为标准将逃逸与一般的逃跑行为区别开来。但这种限定合不合理值得商榷。
首先在理论根据上逃逸之所以作为犯罪情节规定在交通肇事罪中主要是因为交通肇事罪本是过失犯罪刑法对肇事人的处罚已相对其他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不顾现场伤员或损坏的物品逃离现场或者简单对伤员或损坏物品做出处理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而司法机关对肇事人的处罚仍停留在过失的基础上处以交通肇事罪基本刑则将使肇事人在逃逸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得不到刑法调控罪刑相适应原则得不到贯彻。其次在现实根据上逃逸所带来的必然是交通事故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和案件处理过程的延迟必然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将逃逸行为设置成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才能通过加重处罚的方式宣告、警示肇事人不要就范从而发挥刑罚的预防和教育作用。第三在义务来源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肇事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首要义务是救助伤者严禁肇事人在肇事后逃逸。那么刑法在以人为本的大时代背景下将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其初衷也必然是出于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肇事人的主观动机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逃避法律追究二是置被害人所受伤害等损害事实于不顾逃避救助义务。根据这两种动机肇事人所表现出来的逃逸行为也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肇事后肇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畏罪潜逃。二是交通肇事后肇事人置被害人所受伤害等损害事实于不顾为逃避救助义务逃离现场。解释将肇事人逃逸的主观动机限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必将缩小逃逸的调控范围是一种过度追求司法资源节约的表现。这种界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形成这样的尴尬局面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更倾向于向公安机关报警或者直接到公安机关投案而漠视、回避对被害人的救助从而使得被害人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使已有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性质分析
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对自己所负义务的不作为。按照刑法理论不履行作为义务的不作为行为表现为“什么都没有做”和“逃避应该做的”两种形式。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后者是一种积极的不作为。刑法正是基于逃避行为的积极性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与肇事后等候在现场未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行为相区别开来并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升格情节。可以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的认定是以交通肇事罪成立为基础以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为加重的。
但从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来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此处却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这就导致了同一情节在同一罪名中有了两种不同的法律效果这种冲突的存在并不合理也不合法。第一在法律效力的层级上解释把原本是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上升为本罪的构成要件的情节修改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明显属于越权解释。第二交通肇事行为终了之后的逃逸行为与交通肇事行为本身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如果仅为打击犯罪的需要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上升为定罪情节有可能导致将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也归入到交通肇事罪的调整范围之中扩大刑法打击范围引起法律适用上的紊乱。例如一有合法驾驶资格的人驾驶机动车辆撞到路边的行人致使行人倒地受重伤驾驶员为逃避责任逃离现场后行人被路人送医院医治后康复。在这起案例中若撇开驾驶员逃离现场的事后行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只需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治安处罚。但若按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的规定则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量刑在三年以下。这种以事后行为作为定罪依据的做法有违刑法的谦抑性也违背了立法原意。
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理解为交通肇事罪的一个量刑升格情节它仅仅是对肇事人逃逸后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消极评价不能扩大其作用范围甚至上升为确定罪行成立的法定依据。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一般刑事犯罪对事后逃逸行为均不予追究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司法机关常会遇见逃逸与一般逃跑、自首、救助等行为难以区别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逃逸主观方面掌握不够从而导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适用不到位所致。要准确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就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准确理解主观明知。根据刑法精神刑法不打击无知者所以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换言之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只能作为一般逃跑行为处于交通肇事基本刑。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明知”应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如果根据收集的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而故意装作不知道并逃离现场的仍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内容摘要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量刑升格情节其设立的初衷是保护被害人权益维护公共安全避免司法资源浪费。但目前司法实践中由于过分依赖司法解释导致有些逃逸行为被上升为定罪情节逃逸的主观动机被限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均严重背离了立法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