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难确定的原因及对策
导读:
《解释》第二条虽然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做了明确规定,即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第八条则以列举及兜底式的规定明确了某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那么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难确定的原因及对策。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解释》第二条虽然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做了明确规定,即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第八条则以列举及兜底式的规定明确了某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关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难确定的原因及对策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行为的认定标准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其构成有三要件:
1、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同居,这与未婚同居时有区别的;
2、名分上不以夫妻名义,这与事实重婚有区别;
3、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与通奸、一夜情等行为有区别。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认定难、举证难的原因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出台后,其法律、社会效果如何,因为缺乏相关资料,故笔者并未统计。但印象最深的是,该相关法律规定出台后,笔者所在法院审理了某件离婚案件,最终判决有过错方赔偿无过错方精神损失若干,《浙江法制报》对此作了报道。此后,《人民法院报》也报道了类似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虽然法律赋予了受害方(无过错方)以向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过错方配偶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但成功机率廖廖。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司法实践出现如此与人意愿相背的结果呢?小编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两点因素:
1.认定难。
认定难,即对同居的认定、把握难。《解释》第二条虽然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做了明确规定,即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但实践中到底如何对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进行准确认定、把握,的确存在不少难题。前文已有论及,持续主要指时间;稳定则指的是一种状态。那么,多少时间算是持续,一个月、三个月亦或半年?居一阵停一阵、断断续续的算不算?何种状态又为稳定,是同居行为状况的稳定还是同居对象的稳定?与一个对象长期同居自属持续、稳定,但变换对象,走马灯式的与人同居又该不该以持续、稳定论呢?还有,同居有无空间限制?居住内容有无要求?上述种种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正确的梳理分析。
2.取证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第八条则以列举及兜底式的规定明确了某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显然,婚姻法所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并不在解释第八条的规定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此类赔偿实行的仍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出于拒绝赔偿、畏于社会舆论的压力等种种因素的考虑,同居一方往往对与他人同居的事实予以否认。为此,权利主张方的举证无非有如下渠道:
一是提供普通公众的证人证言。而现实是,由于我们的民众受清官难断家务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观念的制约,往往对他人的纠纷不愿染指,在婚姻家庭领域更是如此。现行民诉法没有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更没有规定证人不作证的法律责任。在此种情况下,出庭作证的人寥寥无几。
二是雇佣私家侦探或自己充当私家侦探的角色,通过跟踪、拍照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或证据材料。
三是借助于公安部门取得证据。如通过向公安部门举报,以公安部门制作的有关材料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但司法实践的结果却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捉奸取证遭遇了与隐私权的冲突,证据合法性受到了质疑;而公安部门的证据虽然解决了合法性的问题,但往往又因证据反映事实的单一性(当事人往往只承认现场情况,而对其它事实予以否认),致使法院无法就此事实认定当事人已构成婚外同居,从而再次将受害方的赔偿请求拒之门外。因为主张权利的大门如此难以开启,有了所谓的他人的前车之鉴,更多的忠厚权利主张者对证据材料的提供束手无策。这无疑是法律的悲哀。那么,上述情况如何予以改变亦或有效改善呢?
三、解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认定难、举证难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小编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1.对实践中的认定难,需要我们对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作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如何界定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应重点从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双方关系的稳定程度等方面进行把握。这里的双方关系应从广义理解,它既应包括双方现有的同居关系,又应包括双方在同居前即存有的不正当关系。同居与偶然的通奸行为有所区别的重要一点即是同居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双方在同居前存有不正当关系是后来发展到同居的基础。而这种不正当关系的稳定程度如何,则可用来判断双方对后来的同居是否持有持续、稳定共同居住的主观追求。同居前不正当关系的时间越长、越稳定,越能表明双方同居的主观追求越强烈。所以在类似情况下,即便同居双方的实际同居时间并不是很长,如只有一、二个月,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双方在正式同居前关系已稳定,也可以判定为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其次,判断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达到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程度,还要考虑如何选择比较对象的问题。如与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夫妻生活相比,这种同居哪怕持续了一年也不算长;反之与那些偶然的、无固定场所的通奸相比,这种同居不到一个月也不为短。我们这里所指的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显然应该是与后一种情况相比较而言的。有鉴于此,有人建议就同居规定一个明确的期限,如三个月、半年或一年,但因为各地区、各案实际情况不同,采取一刀切的作法有时并不利于具体案件的审理,甚至有时容易被人钻空子,故不宜采取,司法解释也未采纳。综上所述,判断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达到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程度,应综合双方同居时间的长短、双方同居前存有的不正当关系的稳定程度、双方的主观追求、以及与那些偶然的、固定场所的通奸关系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
2.针对举证难的问题,建议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分配中适当引入过错推定、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这在本文所论述的以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中尤为必要。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权主张损害赔偿的是无过错方。这就意味着该种损害赔偿实行的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权利人除承担证明另一方配偶实施了法定的几种违法行为外,还必须要有过错。婚姻家庭法属于民法范畴,但是婚姻家庭法在突出自愿、平等这一民事法律的基本特征时,其与普通民事法律相比还带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性,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法律关系中要论是非、对错,难度相当之大。如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之情形,就导致同居的原因而言多种多样,可能是配偶一方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可能是配偶一方的腐朽的多妻婚姻观的作怪;也可能是夫妻关系长期紧张,配偶一方压抑过重所致等等。在这种种原因中,孰对?孰错?此外,单就如何举证证明有配偶者已与他人达到同居的程度,其证据采集亦有相当难度。所以,在凡此种种因素下,一味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便可能由于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致使权利主张方的请求权无法实现,应承担责任一方则可逃避法律的惩处。故此,在首肯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适时辅之以过错推定的原则或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如可规定无正当理由长期夜不归宿的过错方负有举证责任,类似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小编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难认定的原因及对策的全部介绍。须注意的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重婚、通奸都属于婚外情行为,但它们的认定标准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