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抵押、质押担保期间是否有效
导读:
担保合同当事人根据自身意愿可以约定条款,订立合同。在担保合同中,对质押、抵押担保物权期间的约定因为违反法律原则、违反法律规定,而失去法律效力。若抵押权、质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定原则。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抵押权、质权只因抵押权、质权所担保的债权消灭而消灭,只因抵押物、质物的灭失而消失。担保合同中约定抵押、质押期间的行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及我国法律,因而是无效的。那么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抵押、质押担保期间是否有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担保合同当事人根据自身意愿可以约定条款,订立合同。在担保合同中,对质押、抵押担保物权期间的约定因为违反法律原则、违反法律规定,而失去法律效力。若抵押权、质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定原则。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抵押权、质权只因抵押权、质权所担保的债权消灭而消灭,只因抵押物、质物的灭失而消失。担保合同中约定抵押、质押期间的行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及我国法律,因而是无效的。关于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抵押、质押担保期间是否有效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抵押、质押担保期间是否有效
担保合同中约定抵押、质押期间的行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及我国法律,因而是无效的。
我国《合同法》确立了相对意思自治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在相对限制的范围内依法享有意思自治和缔约的自由。担保合同当事人根据自身意愿可以约定条款,订立合同。但是合同的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若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则该条款无效。遵守法律就是对合同意思自治的相对限制。在担保合同中,对质押、抵押担保物权期间的约定因为违反法律原则、违反法律规定,而失去法律效力。这是因为:
第一,抵押权、质权均属担保物权,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不得由民事权利主体随意创设或消灭。若抵押权、质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定原则。
第二,我国《担保法》第52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第58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灭。失。”,第74条规定:“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失。”,第条规定:“质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抵押权、质权只因抵押权、质权所担保的债权消灭而消灭,只因抵押物、质物的灭失而消失。在我国现行物权法律规范中,并无其他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的规定。担保合同中约定抵押、质押期间的行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及我国法律,因而是无效的。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对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物权期间的行为的法律效力予以否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中,有抵押登记机关在抵押物登记时,要求将抵押权登记为一定期限,期限届满后必须重新登记或叫续登,否则抵押权消灭。基于上述原因,登记机关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担保物权人的合法权益。担保物权人若因此而受到损失,可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登记机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