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债务保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导读: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3条规定: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的,如果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对债权人因此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指出的是,担保法关于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非强制性规定,故不能以保证人不具有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那么成为债务保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3条规定: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的,如果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对债权人因此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指出的是,担保法关于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非强制性规定,故不能以保证人不具有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关于成为债务保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保证合同的核心是保证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那么,设立证人的条件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不清楚,所以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一、成为债务保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
1、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
担保法第7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本条明确了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即具有代为清偿能力。保证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债权能够得到实现,或者说债务能够得到清偿,因此,具有代为清偿能力是保证人的基本条件。
代为清偿既包括代为金钱性质的清偿,也包括代为履行其他给付。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形式包括代为履行债务和承担债务不履行责任两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3条规定: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的,如果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对债权人因此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需指出的是,担保法关于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非强制性规定,故不能以保证人不具有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第14条规定: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对于可作为保证人的其他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第15条规定了五种类型:
①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
②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
③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④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⑤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二、成为保证人的其他条件有哪些
成为保证人,不仅需要具备积极条件,也需要具备消极条件。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某些组织不得担当保证人,或者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担当保证人。这些组织包括:
1、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享有国家财政预算拨付的经费,这些经费只能用于履行其所承担的相应国家职能和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而不能用于任何经营活动,包括为他人提供担保。但是,在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时,如果经过国务院批准,国家机关可以作为保证人。
2、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为了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与社会公益事业无关的经济活动。如果允许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担任保证人,难免会对公共利益有所损害。
因此,我国《担保法》第9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是指企业法人下设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分厂、销售部等,具有一定的对外经营权。
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则指企业法人所设立的、没有对外经营权的内部职能部门,如公司的人事部、财务部、车间等。
由于企业的职能部门既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具有对外经营权,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其名义对外进行经济往来,包括提供保证。
如其对外提供保证时,该保证合同无效。但是,如果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其法人的书面授权,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综上所述就是对此问题的具体解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只要遇到债务纠纷首先想到的是上诉,上诉不仅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开庭,无疑延长了审理时间,也很浪费在北京朋友们的时间,现在北京催收服务平台已上线,只要发布债权委托,有专业的催款律师看到了债权信息,会接受您的债权委托,向债务人进行催款,不仅节省债权人的时间还有效的追回欠款。
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大家更精准的获取疫情消息,微信扫一扫汇法小程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