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保证担保的特点有哪些

导读:
连带责任保证的责任承担履行债务和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是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主债务。因此,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中保证人的责任较重,但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连带保证责任也不例外。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向连带责任保证人请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得拒绝,这就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效力的积极方面。那么连带保证担保的特点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连带责任保证的责任承担履行债务和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是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主债务。因此,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中保证人的责任较重,但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连带保证责任也不例外。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向连带责任保证人请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得拒绝,这就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效力的积极方面。关于连带保证担保的特点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与一般担保相比,连带责任担保责任更大。如果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为了保证债务能够清偿,债务人将按照相应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债务清偿后,他们的责任就可以解除了。那么连带保证担保的特点有哪些呢?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不清楚,所以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一、连带责任法律规定
第十六条保证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证
(二)连带责任保证
第八十九条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
(一)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三)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四)按照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根据担保法第十六条和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
二、连带责任特点
连带责任保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由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均负有全部清偿的责任。
2、主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一旦主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债务,债权人既可以要求主债务人清偿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连带责任保证是由保证人与主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证方式。
作为保证方式的一种,当事人应当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但我国《担保法》规定,如果保证人与保证权人对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没有作出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三、连带责任含义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保证方式。连带责任保证包括两层含义:
1、保证人与债权人达成合意,约定明确。
2、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履行承担连带责任,债务不履行,保证人与债务人的责任都不得解除。
连带责任保证的责任承担履行债务和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是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主债务。在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一旦主债务人届期没有履行主债务,在保证实务中,保证人选择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实际上是保证人放弃了可以享有的先诉抗辩权。因此,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中保证人的责任较重,但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保证分为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形式。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中国法律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则为连带保证?成立一般保证则要特殊约定,这事实上加重了保证人的责任。
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连带保证责任也不例外。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向连带责任保证人请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得拒绝,这就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效力的积极方面。那么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这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的消极效力。
综上所述就是对此问题的具体阐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