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是否同意转让担保债务呢

导读:
转让担保债务是否应经担保人同意1、所谓债权转让,是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若未经债权人同意,则债务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故在签订债务转让协议过程中,应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作为同意转让的证据。债务担保人的责任1、民事责任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那么担保人是否同意转让担保债务呢。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转让担保债务是否应经担保人同意1、所谓债权转让,是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若未经债权人同意,则债务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故在签订债务转让协议过程中,应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作为同意转让的证据。债务担保人的责任1、民事责任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关于担保人是否同意转让担保债务呢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所谓债权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债权关系内容的情况下,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现象。由于次级债务不可能独立于主债务而存在,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债权债务的转让需要担保人同意的,则不必。那么担保人是否应当同意转让担保债务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转让担保债务是否应经担保人同意
1、所谓债权转让,是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全部转让给他人,也可以仅转让债权的一部分。
债权的转让是债的主体变更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情况下,债权人本身的变更。
2、我国《合同法》第79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3、保证期间,债权依法转让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有两个例外:
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
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债务人如何转让债务
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可以转让债务,但前提是必须取得债权人同意。转让债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转让债务时应当取得债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
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若未经债权人同意,则债务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故在签订债务转让协议过程中,应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作为同意转让的证据。
2、新债务人具有有关抗辩权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他人请求自己为一定给付的权利,抗辩权主要是针对请求权的权利,其效力是阻止请求权的效力。
抗辩权基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产生,债务转让发生法律效力后,新债务人将代替原债务人的地位而成为债权债务当事人,理所当然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从债务是与主债务联系在一起的,当主债务转移时,从债务一般也要随之转移,因为从债务不能离开主债务而独立存在,但有两种情形须要注意:
一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从债务不能随着主债务的转移而转移;
二是担保的从债务未经担保人同意而转让的,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
4、有些转让债务的行为需要办理有关手续
依照《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法律规定办理债务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才生效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务转让无效。
债务担保人的责任
1、民事责任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2、连带责任
①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②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③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
3、担保(保证)责任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①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②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③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综上所述就是对此问题的具体阐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