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合同纠纷以及解决方法

导读: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得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和纠纷,对此应该如何防止合同纠纷呢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呢?有些合同中约定发生争议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到法院起诉。如果双方未约定管辖法院,一般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那么如何防止合同纠纷以及解决方法。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得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和纠纷,对此应该如何防止合同纠纷呢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呢?有些合同中约定发生争议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到法院起诉。如果双方未约定管辖法院,一般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关于如何防止合同纠纷以及解决方法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得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和纠纷,对此应该如何防止合同纠纷呢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呢?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不清楚,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具体说合同纠纷的预防,进行合同纠纷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合同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合法等)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合同履行的原则、抗辩权、中止履行、代位权、撤销权等。
2、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
订立合同之前事先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诈纠纷和违约纠纷。调查了解资信状况主要指查验对方当事人的营业执照,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信誉程度等。
如果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良好,则合同订立后履约就可能得到保证;如果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不佳、商业信誉不好,甚至濒临破产境地,自然欠缺或没有足够的履约能力,与这样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合同订立后也会产生纠纷。
当事人在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的同时,还应了解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即在合同上签字的人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资格。
3、精心准备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是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据。为避免因条款的不完备或歧义而引起合同纠纷,当事人应精心准备合同条款。除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外,其他合同条款都可以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进行约定。
法律给予了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充分自由,当事人应详细约定,尤其是关于合同标的(包括名称、种类等)、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违约金或违约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等)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合同主要之条款。此外、根据合同性质或当事人需要特别约定的条款也应详细规定。
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1、协商
协商和第三人进行调解,这两种方式是不用选择的,有了问题当然会协商,但是协商未必有结果。有些合同中约定发生争议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到法院起诉。
2、第三方调解
所谓的第三方调解,可以是双方选择的任何愿意介入的第三方,比如双方共同朋友、双方委托的律师、也可以是201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所说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过,不管是哪种,以双方自愿为前提。
3、仲裁
选择了仲裁,就排除了诉讼解决的方式,商事仲裁是一局终裁,裁决作出即生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明确有效的约定仲裁条款,实践中很多仲裁条款由于不规范而无效。
在合同纠纷中双方若要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仲裁协议或条款。
一般是在双方事先签订的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方式中明确选择仲裁的方式,且约定明确的仲裁机构。很多约定仲裁条款无效,往往是因为仲裁机构约定不明,或者既约定仲裁解决又同时约定诉讼解决。
4、诉讼
如果未约定仲裁解决或约定的仲裁条款无效,那就只能通过诉讼解决了,这就涉及一个诉讼管辖的问题。
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诉讼的管辖法院,但不是随意约定。当事约定管辖时,在不违反法院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双方未约定管辖法院,一般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
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十条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二条合同内容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