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息如果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索要利息吗?
导读: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一条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那么民间借贷利息如果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索要利息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一条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关于民间借贷利息如果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索要利息吗?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在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双方并没有说好利息的事情,由于借款的时间是好几年,借款的人就觉得时间太长了,没有利息的话自己很不划算,就会重新去约定利息。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民间借贷利息如果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索要利息吗?
1、双方约定利息
法院对约定的利息认定与处理如下,年利率在低于24%区间,法院支持;在24%-36%区间,法院处于中立地位,如果当事人自愿支付,后悔想要回法院不会支持,反之,如果出借人索要此部分利息,法院也不会支持,通俗点理解就是给了别想要回,不给也别想要;超过红线36%,法院的强硬态度便立刻闪现,即不论何种情形,一律不予支持。
参考法条: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双方没有约定利息
1)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期内利息,不被法院支持。
2)借款人自愿支付,后又反悔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的,不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法院均不支持;超过36%红线部分利息法院始终支持返还。
参考法条:
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3、双方约定不明
1)自然人之间约定不明,法院不支持期内利息。
2)除自然人之间借贷外,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借贷,利息约定不明的,法院应综合考虑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来确定利息,也就是由法院认定最后的利息,一般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借条未明确利息,是否可以主张利息?
根据《合同法》第211条第1款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第2款也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返岗复工潮已经来临,各地政府要求返岗人员要先进行隔离,隔离期后才能到单位上班。很多开工的企业出现群聚性传染,就是因为有的员工返城后没有隔离或者隔离期间太短。汇法开发的电子打卡功能,自动定位每个员工所处的位置【为保护个人隐私特意设置位置偏离、只让单位知道员工所在城市,满足防疫需求而不泄露个人信息】,可以让用人单位快速了解员工返岗情况及隔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