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

导读: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如《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就明确了保证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超过了该期间,权利即归于消灭,债权人将失去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胜诉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那么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如《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就明确了保证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超过了该期间,权利即归于消灭,债权人将失去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胜诉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关于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担保人做担保前,潜意识中对被担保人是信任的,同时也带有一丝侥幸心理,认为担保是一种能够帮助别人又不花钱的行为,不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其实,这种想法只有在被担保人会还款的情况下成立。否则,一旦出现借款人还不上钱或跑路的情况,很可能你就得承担他所欠下的债务。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
一、担保合同无效的,保证人会部分免责。包括:
1.《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条: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2.《担保法司法解释》第8条: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2)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三、因主合同内容变更而免责。
《担保法》第24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四、保证责任因保证合同未成立而免除。
主要情形包括:1.主合同尚未成立;2.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如《担保法》第13条规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不过,如果保证人单独出具保证书,或保证人已履行保证之主要义务,债权人接受的,合同同样是成立的。除此之外,凡保证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皆视为保证合同未成立。
五、保证责任因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或与第三方共同所实施的行为不适而免除。
如《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六、因超过保证期限而免责。《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1条规定: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和延长的法律后果。这就明确了保证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超过了该期间,权利即归于消灭,债权人将失去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胜诉权。换句话说,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者在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即免除了保证责任。
七、债务或担保超过诉讼时效,担保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八、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九、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