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

导读:
认为残疾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内实上是对残疾人的一种歧视。残疾人如果年龄18岁以上,精神、智力正常的,应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那么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认为残疾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内实上是对残疾人的一种歧视。残疾人如果年龄18岁以上,精神、智力正常的,应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关于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
不一定。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继承房产的时候需要监护人。判断是否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百要看当事人是否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年龄;二是精神状态。
认为残疾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内实上是对残疾人的一种歧视。
残疾人如果年龄18岁以上(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容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精神、智力正常的,应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关于残障人士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