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死亡和非因公死亡赔偿标准_怎么认定非因公死亡
导读: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劳动保障中所说的非因工死亡是指不能认定为因工的因病死亡以外的其他原因死亡如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火灾、人身伤害、自杀、恐怖袭击等等原因造成的死亡。对于不能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死亡叫做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国家机关职工死亡后由其家属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事业单位职工死亡后由其原工作单位发给。
一、怎么认定非因公死亡
1、认定非因公死亡的办法;如果职工不是因执行公务死亡的,而是因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火灾、人身伤害、自杀等与工作无关的意外事故或者人为的原因而死亡的,可认定为非因公死亡。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最新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1、丧葬费。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
2、一次性救济金。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3、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180元、170元、150元、140元、130元。
怎么认定非因公死亡
认定非因公死亡的办法;如果职工不是因执行公务死亡的,而是因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火灾、人身伤害、自杀等与工作无关的意外事故或者人为的原因而死亡的,可认定为非因公死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
劳动保障中所说的非因工死亡是指不能认定为因工的因病死亡以外的其他原因死亡如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火灾、人身伤害、自杀、恐怖袭击等等原因造成的死亡。
对于不能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死亡叫做非因工死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待遇的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2)、企业职工非工死亡家属的待遇由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三方面内容组成。一次性抚恤金执行的是民发2011192号文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按民发200764号文执行。
1.丧葬补助费
丧葬补助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执行所在地的标准。
2.一次性抚恤金
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根据职工死亡性质确定因病死亡的按职工病故时的10个月的工资额发给,因公牺牲的按牺牲时20个月的工资额发给批准为革命烈士的按牺牲时的40个月的工资额发给。
一次性抚恤金国家机关职工死亡后由其家属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事业单位职工死亡后由其原工作单位发给。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有困难的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可以根据“困难大的多补助困难小的少补助不困难的不补助”的原则给予定期或临时补助。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一般以能维持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为原则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执行所在地区的标准。
遗属补助费按应享受遗属补助的人数和标准计算其总额不得超过死者生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