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属于什么单位性质,村卫生室改革
导读:
而无论是建议将村卫生改为事业单位,参照民办教师转正方式解决村医待遇编制,其建议的核心简言之就是,让乡村医生真正吃上&ldquo,这也意味着,符合相应条件的乡村医生,只要通过政府组织的招考,就可以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吃上&ldquo,然而对于乡村医生而言,&ldquo,全国人大代表 冯毅但是现阶段,乡村医生担负着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重要任务,是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ldquo,乡村医生凭什么不能有&ldquo。
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冯毅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报道时,表示今年他在乡村振兴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缺乏乡村医生,原有的医生大多数已经转行或者退休,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陷入困境,不便于部分农民就近就医。
全国人大代表 冯毅
但是现阶段,乡村医生担负着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重要任务,是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也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约6亿农村人口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因此,他提出建议:
1、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
把村卫生室的性质改为事业单位。强化村卫生室的主导地位和公益性,引导村卫生室离开与私人诊所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轨道,改变逐利行为。同时,重组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可以将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设与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位一体,共同推进。
2、参照民办教师转正的方式,解决村医编制
在强化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医护人员队伍建设上,冯毅建议,参照民办教师转正的方式,分步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护人员待遇编制问题。运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回村补充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而无论是建议将村卫生改为事业单位,参照民办教师转正方式解决村医待遇编制,其建议的核心简言之就是,让乡村医生真正吃上“国家饭”!
乡村医生吃上“国家饭”早有先例!
让乡村医生,端上“国家粮”实际上早有先例。
2019年9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公开省内医改方案,其中南京市溧水区提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新政策。
在区政府印发的《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每个村卫生室3—5人核定乡村医生的总额,逐步转变乡村医生身份,可在核定编制内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择优聘用在村卫生室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取得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按规定为乡村医生缴存“五险一金”,单位缴纳部分由区财政给予补助。
《意见》公开的村医“转正”方式,并没有限定是“大学生村医”和“新村医”。这也意味着,符合相应条件的乡村医生,只要通过政府组织的招考,就可以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吃上“国家饭”了。
勤勤恳恳为国家办事凭什么不能收国家粮?
对于普通医生而言,“编制”仅是个铁饭碗。然而对于乡村医生而言,“编制”意味着身份、地位、收入保障,以及梦寐以求的养老。
曾有位村医谈及编制:
村医是没有编制的“农民工”,按工作量拿“补助”,饱一餐饿一餐,老了也只能按照农民的标准拿“养老金”(只有编制内医生的百分之一)。可村医的工作更苦、更累,凭什么不能有正式编制内的“身份”以及相应待遇?
乡村医生凭什么不能有“编制”?
论工作,据政协委员杨艳调查,目前乡村医生需要开展15个项目的服务,填写37种台账、47个记录表、27种报表,需熟悉5个信息录入系统。24小时随时待诊,365天全年无休。
乡村医生凭什么不能有“编制”?
论本事,多少乡村医生身怀绝技,经验良方,是乡里乡外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就连现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也曾做过赤脚医生!
论起考证,多少乡村医生手握执业助理医师证、执业医师证、健康管理师证、中医专长证……他们从未停止过考证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对医术的精进。
那么那些有本事有能力,深扎于偏远山区,无私奉献的乡村医生凭什么不能有编制呢?
显然不合理。
全国人大代表冯毅的建议,说出全体乡村医生的心声,在此小编代表挣扎在农村一线医疗队伍中的乡村医生,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