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定十级伤残怎么赔偿
导读:
交通事故伤残案件中的赔偿标准,即为各个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在受害人根据伤害的大小确定赔偿项目后,可依照法定的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计算出总的事故损害数额。
交通事故伤残案件中的赔偿标准,即为各个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在受害人根据伤害的大小确定赔偿项目后,可依照法定的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计算出总的事故损害数额。
受害人构成10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什么?交通事故伤残案件中的赔偿标准,即为各个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在受害人根据伤害的大小确定赔偿项目后,可依照法定的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计算出总的事故损害数额。
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相关规定。在涉及伤残的案件中,除了伤残项目的计算与一般伤害案件不同外,其他如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都是统一的。
下面就以受害人构成10级伤残案件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为例:
残疾赔偿金
根据《解释》,残疾赔偿金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法定赔偿年限×伤残赔偿指数
其中,法定的赔偿年限为受害人60周岁下20年、60至75周岁间的[20-(受害人年龄-60)]年、75周岁以上的5年;10级伤残案件中,伤残赔偿指数为10%。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用公司可以表示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法定赔偿年限×伤残赔偿指数÷法定扶养人数
其中,法定的赔偿年限为18周岁下(18-被扶养人年龄)年、被扶养人60周岁下的20年、被扶养人60至75周岁间的[20-(受害人年龄-60)]年、75周岁 以上的5年;10级伤残案件中,伤残赔偿指数为10%。
为此,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赔偿的具体数额标准也不同。此外,当事人还需注意,赔偿最后还与事故责任大小相关联。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统一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部分赔偿项目的计算与地区经济统计数据相关,为此,每一个统计年度,不同地区的同一赔偿项目赔偿数额不同。
十级伤残是最低一级的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除了一般伤害情况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项目外,受害人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与伤残相关的赔偿项目内容。其中,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根据《解释》与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有关。
一、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 =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设为A) × 依据受害人年龄确定的赔偿年限(设为B) × 伤残赔偿指数(设为C)
A:由地区政府的统计公报得出,具体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
B:60周岁下的受害人20年、60至75周岁的受害人20-(受害人年龄-60)年、75周岁以上受害人5年。
C:十级伤残为10%。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 =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设为D) × 依据受害人年龄确定的赔偿年限(设为E) × 伤残赔偿指数(设为F)÷ 法定扶养人数
D:由地区政府的统计公报得出,具体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
E:18周岁下被扶养人(18-被扶养人年龄)年、18至60周岁的被扶养人20年、60至75周岁的被扶养人20-(被扶养人年龄-60)年、75周岁以上被扶养人人5年。
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