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公证怎么办手续
导读: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可以防止和减少夫妻财产纠纷的发生;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
1、申请。夫妻双方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身份证明,婚前财产公证协议书以及需要公证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等,到公证处申请公证;
2、审查。公证机关审查信息,确认协议内容;
3、签字确认。经公证员审查后,双方当事人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分别审查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
(二)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三)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四)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不想吃亏,婚前财产公证怎么做?什么是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可以防止和减少夫妻财产纠纷的发生;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谁可以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呢?
1、未婚夫妻可以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未婚夫妻婚前各自的财产归属容易界定,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2、已婚夫妻也可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只不过双方订立的协议内容只能涉及各自的婚前财产。
财产公证可以代办吗?
婚前财产公证不能代办。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是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要对自己婚前的财产协议书进行公证,证明婚前的财产归一方所有,需要男女双方拿着身份证件、户口本和财产证明等材料亲自到公证处办理。
婚前财产公证的程序?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如下几种材料: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权; 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正接待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通过上述四步,婚前财产公证的办理程序履行完毕,两周后当事人可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如果双方都抽不出时间来领公证书,也可以在预交邮费后享受“邮递送达”服务。
婚前财产公正要哪些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
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已婚也可补办)。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
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另有约定外,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由于双方结婚后,对财产的共同使用、消耗、经营,使个人财产很难与共有财产进行区分和认定,除非夫妻双方对所达成的协议均无异议,否则婚前财产公证只能是“与君无缘”了。
实践中就有当事人在婚前个人投资买房子,婚后(尤其是再婚后)多年才想把房子做个婚前财产公证,以便留给自己的孩子,由于配偶不同意,费了好多周折。因此,从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最佳时间上看,晚办不如早办,婚后再办不如婚前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