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债权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导读: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
债权过了诉讼时效,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
债权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对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救济: (一)自愿履行 对时效已过之债权,债务人自愿做出给付的,不受法律的禁止,即使是债务人不知时效已过,也不例外。 (二)承认债务(权) 如果债务人明确承诺将履行“已过时效”之债务,无论何种方式,均构成对原债务(权)的承认。但在实践中,承认的方式常为: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债务人在催收单上签章和为原债务提供担保。对前两种方式,我国的司法解释已明确肯认,而对后一种方式,我国则缺少相应的规定。 在抵销中,为抵销的债权,即债务人的债权,称为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债权,即债权人的债权,称为受动债权。
1、对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债权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是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2、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可以与对方当事人协商,争取与对方重新签订还款协议,或者让对方自愿还款。当然,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过债务人产生了抗辩权,此时,债权人一方会丧失胜诉权。
3、对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债权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是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4、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在债务纠纷的诉讼中,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除非债务人自愿履行其义务,所以债权人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如何认定
债权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因追索债权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我国《民法典》规定,一般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但是特定情形下会有不同的时效规定。
在民事诉讼中,债权诉讼时效是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即,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内未行使诉讼权利的,债权人就无权再向法院请求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时效规定,如:1.合同法规定,房屋买卖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等的诉讼时效为2年;2.商务部《保险法》规定了一些保险案件特别的诉讼时效,例如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纠纷,诉讼时效为2年;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不一样的,一般为6个月;4.关于矿业权释放后的争议纠纷,其诉讼时效为1年。此外,在债权诉讼时效计算过程中,可以中止或者暂停时效,例如当事人协商解决、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债权确认协议等情况下。
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可以抵消吗
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抵消。不过需要分情况对待。关于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依法抵销的问题,应当区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是被动债权,则可以抵销。
抵押权会因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而消灭。因为法律规定,抵押权人未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因此,债权人不仅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积极主张债权,而且要在主张债权的同时积极主张抵押权。
诉讼时效届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消其他债务。法律客观:《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怎么处理
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基本要求的,仍然有起诉权,法院仍然要立案审理。相对方,也就是义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以此争议超过了诉讼时效而驳回原告的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