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导读:
3.1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国际化竞争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不协调。那么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3.1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国际化竞争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不协调。关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4%;新签合同额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63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341亿美元。这个业绩显示出中国承包商在“走出去”方面稳步增长的实力,同时随着外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中央企业不断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国际的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企业以往靠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抢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因此将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由原来的纯劳动力密集型资源转化为技术、管理密集型资源,成为提高我国国际承包工程竞争力的关键,国内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工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管理战略,努力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发展,现代建筑一方面向大规模、高难度发展,另一方面向高科技高智能方向发展,智慧智能、舒适环保、绿色节能等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建筑之中,为建筑赋予新的特色。所谓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就是采用欧美标准,靠近欧美体系,与欧美做法接轨。如采用欧美的质量体系、质量标准、工作程序等。国际化的管理具有技术先进、手段可控、公平严谨、高效透明的优点。要实现工程管理国际化,必须领会到国际工程的精髓,认识到国际工程管理的以下特点。
第一,国际工程是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与兼顾效益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国际工程管理的重要管理原则,不仅保证工程成本合理受控,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助于杜绝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廉政的现象发生,捍卫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国际工程的合约是完整和严肃的。
第三,国际工程法律体系是一个完整全面的保障体系;建筑工程的实施和工程管理必然受到法律的保障和规限。
第四,国际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国际化的人才对于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管理和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十分关键。当前,为迎接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项目管理界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宝贵财富,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3.1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国际化竞争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不少企业的人事部门仍然沿袭旧有的传统的事务型功能,以经验式、行政式的权力型人事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忽略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财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
3.2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总量不足,素质普遍低下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这无疑造成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缺乏一批精通国际经济和法律、熟悉国际市场、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决策能力的人才,缺乏一批熟悉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证券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3.3专业知识、技能继续教育跟不上要求,人才流失严峻
继续教育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培训机构和管理还不完善,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培训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及时调整适应人民币升值和目前金融危机等国际市场变化对全球建筑业造成的影响。另外,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队伍的本土化迫切需要人才,这些企业都会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吸引人才,而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造成人才流失严峻。
3.4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加速发展的态势,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许多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大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同时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而我国建筑企业由于国际化人力资源缺乏,人员素质差,在该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大体可分为对外商务人员、一线直接操作的作业人员和从事项目技术性管理工作的人员。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并非在本国进行,出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利益及项目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国际承包商难免要在项目所在地雇佣当地人员参与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因此按人力资源的来源不同,又可将其分为本国雇员和非本国雇员两类。
4.1项目施工作业人员。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项目施工作业人员其主要构成来自农村和较贫困地区的民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增加了国家的外汇收入,对外承包工程同时也带动了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同时,对外劳务输出扩大了就业渠道,带动了地区经济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4.2项目管理人员,又可称为知识型雇员。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由于他们年龄、阅历、技能、从事的专业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在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素质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外工作生活的适应能力不同;在长期国外工作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善于寻找他人支持,才能从容面对激烈的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和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第二,项目管理能力的差异;国际工程项目的所在区域的不同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文化差异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跨文化经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因此跨文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就必须学好外语,入乡随俗,尊重本土文化习俗和民族品格,尊重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平等地对待当地人和异域雇员,这样就可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第三,项目管理信息处理能力差异;伴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处理信息的能力应成为跨国经营人才的一个基本能力。第四,项目管理的团队精神认识差异;国际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要求项目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几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工程本身结构的独特性,涉及技术的复杂性之外,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等都会有若干差别,都涉及到某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建设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因素较多。项目部总会面临新的挑战,往往不是某个人单独可以承担的,需要整个项目团队齐心合力,共同攻克难关。
4.3项目所在国的雇员。他们可能是项目所在国的居民,也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来打工者。因此,他们的成分十分复杂,语言、文化、信仰、生活习惯、工作作风各异。相对我国派出的人员而言,他们大都比较适应项目所在国的生活环境,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基本具备在当地自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务人员就个人而言普遍素质较高,在工作中能独立应对和克服困难,有心智和韧性;不过在多人合作的情况下,大都往往难以实现较高的效率,甚至出现效率降低的情形,因此,要加强劳务人员之间协同合作,培养和发扬团队精神,提高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