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的三个要件

导读:
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生效时间,是指合同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依法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时生效。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而合同的生效必须在国家的干预下,依法判断合同是否合乎法律,只有合法的合同才有效。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以订立合同为目的。那么合同生效的三个要件。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生效时间,是指合同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依法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时生效。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而合同的生效必须在国家的干预下,依法判断合同是否合乎法律,只有合法的合同才有效。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关于合同生效的三个要件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同纠纷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生效时间,是指合同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是我国关于合同的生效时间的原则性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依法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时生效。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2、成立和生效适用规则不同。合同的成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从事合同行为的意志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合同的相对人、订立的形式和合同的内容,依其自由意志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只要具备意思表示这一基本事实,合同即告成立。而合同的生效必须在国家的干预下,依法判断合同是否合乎法律,只有合法的合同才有效。
3、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要件不同。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①主体合格。②意思表示真实。③行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等。
4、成立和生效的时间有差异。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逻辑前提,合同只有在成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衡量是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