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区别

导读:
(一)违约金具有补偿性质,是具有惩罚性质的;损害赔偿金则仅具有补偿性质。(二)违约金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的结果;损害赔偿金则不具有事先约定性,它是根据守约方的具体损失来计算,其金额不能确定。(三)违约金的运用并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前提;损害赔偿金则是完全以实际损失为赔偿依据,如果当事人举不出损失的证据,那就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四)违约金主要适用于民法典,而赔偿金不仅仅适用于民法典,也适用于刑法、劳动法等,赔偿金的适用范围比违约金广。那么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违约金具有补偿性质,是具有惩罚性质的;损害赔偿金则仅具有补偿性质。(二)违约金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的结果;损害赔偿金则不具有事先约定性,它是根据守约方的具体损失来计算,其金额不能确定。(三)违约金的运用并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前提;损害赔偿金则是完全以实际损失为赔偿依据,如果当事人举不出损失的证据,那就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四)违约金主要适用于民法典,而赔偿金不仅仅适用于民法典,也适用于刑法、劳动法等,赔偿金的适用范围比违约金广。关于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区别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同纠纷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违约金具有补偿性质,是具有惩罚性质的;损害赔偿金则仅具有补偿性质。
(二)违约金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的结果;损害赔偿金则不具有事先约定性,它是根据守约方的具体损失来计算,其金额不能确定。
(三)违约金的运用并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前提;损害赔偿金则是完全以实际损失为赔偿依据,如果当事人举不出损失的证据,那就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
(四)违约金主要适用于民法典,而赔偿金不仅仅适用于民法典,也适用于刑法、劳动法等,赔偿金的适用范围比违约金广。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