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片面共犯

导读:
对于片面共犯通行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这种场合不过是同时犯也有的认为这实际上是间接正犯。是指不亲自实行危害而利用他人之手达成犯罪目的。
片面共犯也称为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或单向共犯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道其给予协力因而被协助人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
它与典型的共同犯罪的区别在于虽有客观的共同行为但只有部分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对于片面共犯通行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这种场合不过是同时犯也有的认为这实际上是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也叫间接实行犯、他手正犯是针对直接正犯而言的一种正犯。是指不亲自实行危害而利用他人之手达成犯罪目的。行为人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而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成立间接正犯不要求行为人出现在犯罪现场也不要求行为人参与共同实施行为。
片面共犯理论直接产生于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共同说与刑事实证学派的理论交锋中。1
共犯理论最早产生于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基础上的犯罪共同说。犯罪共同说也称客观说它根据犯罪的本质为侵害法益的客观事实认为共犯是两人以上共同对同一法益实施犯罪侵害。所谓共同就是以同一犯罪的意思对同一犯罪的配合及协助因此共同关系只有在一个犯罪事实内才能存在如果两人分担犯罪行为的实施而各人所引起的犯罪事实属于不同的犯罪事实虽出于两人的协力也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犯罪率急剧上升累犯和青少年犯显著增多另一方面由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精神病学的发展建构在刑事古典学派刑法理论上的刑法显得无能为力刑事实证学派便应运而生了
刑事实证学派认为应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刑罚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一般预防。刑法应该更深入地干预到行为者本人应该根据行为人再犯的能力及行为人的内在品质或性格衡量犯罪。建构在这种理论上的刑事实证学派的共同犯罪学说全面否定了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共同说而代之以行为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亦称主观说此说认为犯罪是人恶性的表现如果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进行观察那么不仅数人共犯一个犯罪事实是共同犯罪凡是数人通过共同行为而实现各自企图的犯罪人都为共同犯罪。因此共同犯罪仅以共同行为的认识为要件共同关系并非数人共犯一罪的关系按此说的见解共同犯罪各行为人的故意不必相同也即只要有共同的行为便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即实行的一方没有认识到另一方的实行行为。例如乙正欲对丙实施强奸行为时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暴力将丙打伤乙得以顺利实施奸淫行为。
片面的教唆
即被教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教唆的情况。例如甲将乙的妻子丙与他人通奸的照片和一支枪放在乙的桌子上乙发现后立即产生杀人故意将丙杀死。
片面的帮助
即实行的乙方没有认识到另一方的帮助行为。例如甲明知乙正在追杀丙由于其与丙有仇便暗中设置障碍物将丙拌倒从而使乙顺利地杀害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