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导读:
第二或者医疗机构或个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那么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
从刑法立法方式看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为国家对医疗用品的专门管理制度次要客体为公共安全。
惩罚该罪注重的是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即只有在出现一定的危害社会结果后才能构成本罪。如果仅有生产、销售、购买并使用行为而没造成危害结果的不以该罪论处。那么其侵犯的主要客体应为公共安全。因为即使没有造成实害结果但其生产、销售、购买及使用行为已经是对医疗用品专门管理制度的严重损害。但刑法并没有将此作为该罪处理。可见在医疗用品的专门管理制度和公共安全这两者中立法者显然更倾向于保护后者。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第一行为人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生产、销售。第二或者医疗机构或个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在第一种情况下生产者、销售者既可是取得生产、销售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也可是未取得生产、销售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刑法所关注的是所生产、销售的产品本身的质量。只要由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而造成了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的即可构成本罪。在第二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和个人不仅要有购买行为而且要有使用行为。
主体要件
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既包括生产者、销售者也包括购买并使用者。
主观要件
学界通论认为该罪只能由故意构成。从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看这是完全正确的。但笔者认为该罪的主观方面也可能是过失。根据规定“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使用”所谓“知道”在此可理解为明知。这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一般持放任态度。这与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是一致的。但对“应当知道”该如何理解?笔者认为所谓“应当知道”是指根据行为人的经验及相关知识应当注意到但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注意到。在此涉及到行为人的“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问题。“注意义务”是指行为人由于职务要求所负有的特定职责。“注意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否认识其行为性质的能力。如果行为人既有注意义务又有注意能力但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注意到即没有认识到其所购买的医疗器械或医用卫生材料是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从而产生了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是该罪的过失形态。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